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甲骨文中的‘它’是‘蛇’的本字,而‘蛇’是‘它’的后起字。‘它’其实指的就是一条蛇,宝盖头‘宀’描画的是有毒蛇的三角形的头。”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它们·巳蛇”展览开幕式上介绍说,“巳蛇”的“巳”是指9时到11时,《说文解字》有“阳气巳出,阴气巳藏”。9时到11时,阳气开始擢升,作为冷血动物,蛇要钻出洞穴开始吸收阳光,所以十二生肖就把蛇放在“巳”这个位置。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1月23日,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国家动物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协办,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动物园等多家权威机构支持的“它们·巳蛇”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该展将持续展出至今年5月底。
主办方以乙巳蛇年为契机,聚焦以蛇为代表的两栖爬行动物,深度探索其在文化、科学、生态领域的重要价值。
据介绍,“它们·巳蛇”展览内容分为文化、科学、生活三个板块,从神话传说、文化传承与科学探究的多个视角切入,揭示蛇类及两栖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展览整合了多家机构的研究成果,展出不少珍贵文物图片与科学标本,带领观众进入蛇与两栖爬行动物的世界,感受“它”与“它们”的独特魅力。
“来摸一摸,看看蛇的皮肤凉不凉。这是一条来自无毒蛇类的玉米锦蛇。”在活动现场,国家动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带来了一条玉米蛇与大家互动。会场上的小朋友们大胆地和玉米蛇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结合时下爬宠热潮,展览特别设置了生活板块,向观众科普合理合规的爬宠饲养方式,倡导生态保护与科学饲养并重的理念,满足了公众对两栖爬行动物日益增长的认知需求。为进一步丰富观展体验,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主题活动,包括文化与科普类讲座、直播互动,以及“园林蛇宝宝讲展览”等活动,鼓励青少年走进自然、探索科学。
据了解,本次展览期间设置了蛇类主题与两栖爬行动物主题文创空间玲琅集。展期内还将推出线上展览,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全方位体验展览内容,满足观众多元观展需求,扩大展览的影响力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