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实习记者 王文洁
3月24日,“筑梦星球 共创未来”2025年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启动仪式在中国科技馆举行。科学家与工程师代表、教师代表,以及怀揣科学梦想的青少年,共同开启这场科学探索新征程。
科学方法特训营是中国科技馆今年重点打造的科学教育项目,主题为“筑梦星球”,核心任务是“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模拟外星科考站”。该项目采用“线上大师课+线下营地”相结合的形式,以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景为依托,围绕多个科技前沿领域设定主题,为青少年提供充满未来感的科学探索情境,将科学家的专业指导与小组协作的实践活动有机融合,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协同能力。
科学方法特训营提供一种场景,将青少年与科学家联结起来,使青少年,尤其是 13-16岁的孩子在学习学校知识的基础上,深层次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构建起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特训营秉承开放办营的理念,从馆校结合示范校开始,通过“科学公开课”“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形式,广泛吸引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加入。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介绍说。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作为科学家、工程师代表发言。她认为,科学方法特训营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青少年,一头连着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方法特训营的主要目标。
航天英雄杨利伟及多位科学家、工程师代表通过视频为青少年送上了寄语,鼓励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科学探索,学习科学方法、锻炼科学思维,勇敢地追求科学梦想,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底至2025年2月中旬,中国科技馆开展了“建设外星科考站”——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创意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了2498件作品,经过评审,选出230件优秀作品。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优秀作品代表颁奖活动。目前,这些优秀作品正在中国科技馆东大厅展出。
此外,在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为同学们上了一堂主题为“我和共和国的火箭事业”的科学人文课。活动现场还安排科学实验秀“让炮弹飞”、科普剧“航宇月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