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规模。
在3月29日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上,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岩详细解读了《报告》。他表示,科幻产业营收波动是行业发展中的自然现象,当前我国科幻产业整体趋势向好,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业形态。除了成熟的领域外,舞台剧、剧本杀等新兴板块也在快速成长,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更多人喜欢科幻数字阅读
《报告》提到,2024年中国科幻阅读产业总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8年保持增长态势。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中国科幻纸质阅读产业营收同比下降,而中国科幻数字阅读产业营收增长明显。这说明,更多人喜欢科幻数字阅读,包括科幻电子图书与科幻网络文学。
吴岩介绍说,2024年度出版科幻新书758本,平均每天出版两本新书。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从7.1%提高至14.3%,较2023年翻一番。
码洋是一本图书定价和销售册数的乘积。科幻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就是该市场内每一本图书码洋的加和。2024年科幻新书码洋贡献率明显提升,说明消费者更喜欢购买科幻新书。
科幻电影票房大幅回落
《报告》披露,2024年中国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67.1亿元。科幻电影票房回落;科幻微短剧与中短视频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院线科幻电影票房为67.0亿元,同比下降41.9%,出现大幅回落。此外,科幻微短剧产量增加明显,2024年各平台共上线169部。吴岩补充说,在题材上,“超能力”“太空探索”“带有科幻感的科技新闻”成为热点选择。引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后,科幻微短剧降本增效明显,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就是一部2024年的现象级微短剧。该剧由纯AIGC生成,将三星堆文化与科幻结合,实现国内热度与国际影响力双丰收,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达1.35亿次,并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
“尽管影视产业的营收有所回落,但行业未来有望实现增长。”吴岩说。
科幻游戏产业营收占比超六成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游戏产业总营收718.1亿元,同比增长10.2%。科幻游戏产业营收占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超六成,稳稳托起了科幻产业营收大盘。
“其中,移动端游戏营收为592.2亿元,同比增长5%,占科幻游戏总营收比例为82.5%。”吴岩分析说。
此外,移动端游戏精品化、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科幻游戏制作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科幻游戏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较低的功率与稳定的帧率,为玩家提供了良好的游戏体验。
国内原创IP逐步占主导力量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衍生品产业总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1.0%,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还有可喜的变化。国内原创IP衍生品营收超过国外科幻IP衍生品营收,且同比大幅增长,而国外科幻IP衍生品营收同比明显降低。这说明,国外科幻IP吸引力下降,国内原创IP逐步占主导力量。
此外,当前科幻衍生品IP主要源自科幻影视与科幻游戏,并向多元领域拓展,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越来越受欢迎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文旅产业总营收244亿元。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较去年营收占比提升。
中国科幻文旅产业包括科幻文旅综合体、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科幻景区、科幻舞台剧与科幻剧本娱乐(科幻剧本杀)等形态。
该领域的营收主要由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贡献。2024年,我国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含本土和国外在华投资项目,营收为228.1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国外在华投资项目营收占比稍高,但吸引力下降,本土主题乐园科幻游乐项目营收占比有所提升。这体现了国内主题公园在打造原创科幻IP方面成效凸显,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吴岩认为,尽管目前营收数据令人鼓舞,但也应该看到,衍生品市场等科幻产业领域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