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开耕节的“绿色逆袭”,北京林业大学绿废科普团队上演“剧”有趣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张英贤
  • 2025-04-04 18:28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两位小学生发现了两棵截然不同的树苗,通过两棵树苗的对比,引发孩子们对土壤健康的思考。在土壤爷爷、小鸟姐姐等角色的引导下,科普了绿废堆肥、生物炭和有机覆盖物等资源化技术,以及它们在改良土壤、固碳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日,以“耕读传家启新绿·科创赋能育未来”为主题的学院路地区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开耕节启动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社区耕读田园会客厅举行。北京林业大学任学勇副教授带领的绿废科普团队受邀进行科普展演展示,为200余名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科普盛宴。

科普展演演绎生态环境奇迹

在开耕节的启动仪式上,团队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朋友表演了“落木化春 沃土增汇”科普剧,该节目在“枯枝落叶变形记”科普剧的基础上,围绕落木分解“沃土增汇”的科学原理进行阐释。

全剧以“落木化春”的生态循环理念为核心,巧妙地将深奥的土壤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舞台表演,既展现了枯枝落叶“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又传递了“沃土增汇”的环保理念。

3D打印展现绿色科技魅力

在科技开耕节的科普展览区,北京林业大学绿废科普团队创新性地将生物质3D打印技术与生态科普相结合,打造了极具吸引力的互动体验区。

团队通过现场演示光固化(SLA)和熔融沉积(FDM)两种主流3D打印技术,生动展示了从数字模型到实体成品的全过程。

团队开展的3D打印科普展示活动通过打印展示、实物讲解和互动体验,向社区居民及青少年普及了两台打印机的原理和过程:一台采用光敏树脂材料,通过激光逐层固化成型;另一台则通过熔融PLA生物基材料,层层堆叠构建物体。

活动现场,3D打印的生态模型、环保小工具等作品琳琅满目,既有科普展示价值又充满趣味性。活动当天发放环保主题3D打印工艺品近百份。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绿废科普团队依托北京林业大学优势学科平台和绿废科学处置利用北京市园林绿化专家工作站,致力于传播以林业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绿废科学知识,推广绿废低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科技成果。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