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一旦发生,就是一场与时间的残酷赛跑。短短几分钟,这种疾病就有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曾经,脑卒中被视为老年人的疾病,如今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患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更令人忧心的是,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严重不足,发病时难以准确识别,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对相关功能障碍存在误解,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由于缺乏有效的护理康复知识,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普及脑卒中知识刻不容缓。《脑卒中:与时间赛跑》这本书正是为此而生。
这本书的内容,源于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团队(以下简称“瑞金康复团队”)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科普经验。医生发现,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在脑卒中发生之前根本不知道这种疾病,更不知道该如何预防,或者在预防、识别和康复等环节,存在诸多困惑。同时,市面上虽有一些相关科普资料,但内容往往晦涩难懂或缺乏系统性。于是,瑞金康复团队决心编写一本贴近大众需求且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
从最初的选题策划、资料收集,到内容撰写、插画绘制,再到反复修改、审核,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瑞金康复团队的心血。为了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他们邀请了多位权威专家把关;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有插画都基于真实医学场景手绘而成。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这本承载着满满希望的《脑卒中:与时间赛跑》终于诞生。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了解脑卒中的大门。从基础知识到自救方法,从康复细节到预防措施,《脑卒中:与时间赛跑》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例如,在关于快速识别脑卒中的章节中,通过中国卒中学会总结的简单好记的“120”口诀,教你快速判断身边人是否中风,让你在紧急时刻不再手足无措。在康复细节部分,从嘴角歪斜、经常流口水、吃饭喝水经常呛咳、走路“画圈圈”等常见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方法,还配有形象直观的动作分解插画和步骤说明,如同专业康复师在身边指导。
《脑卒中:与时间赛跑》的亮点还远不止于此。在语言表达上,它没有引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运用平实且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这本书巧妙地穿插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让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读懂。
实用性更是这本书的显著优势。书中的知识和建议都来源于临床实践,能够切实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各种状况。比如,针对患者吃饭、喝水经常呛咳的问题,给出了调整饮食质地、改变进食姿势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在指导脑卒中患者穿衣穿裤方面,介绍了先穿有问题的一侧后穿健康的一侧,脱衣时则相反的实用方法,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在预防脑卒中部分,给出了全面且实用的建议,涵盖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指标监测,以及科学运动等方面,切实帮助大众将预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说,无论你是想全面了解脑卒中,还是就某一具体问题寻找答案,这本书都能提供专业的帮助。
凭借这些突出优势,这本书入选了科技部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此外还入选“2022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2023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 科普图书类优秀作品名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本书内容的高度肯定,也反映了社会对脑卒中科普知识的迫切需求。
(作者系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编辑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