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项铮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3日在重庆启动,现场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十大常见癌症误区》,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诊疗,广泛开展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呼吁公众持续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消除错误的癌症认知。
本次活动现场,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医院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摆开了16个科普主题摊位,形成了一个“科普嘉年华”的大型“游园矩阵”,现场人头攒动。公众不仅可以亲自制作中药香囊,体验模拟麻醉插管,了解手术室门背后的事儿;还可参与科普转盘答题集印章兑换好礼,在游园的同时,了解掌握科学权威的防癌知识。
癌症患者不仅饱受病痛折磨,一次又一次化疗让他们的头发不断掉落,外形的巨大改变让他们备受打击。与同龄人的巨大差异,极易让患者出现忧虑和自卑等负面情绪。活动现场的“乌丝带”爱心捐发区“人气爆棚”。乌丝带行动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目的是让癌症患者重拾信心,走出病魔阴影,获得一顶漂亮的假发。
在活动现场,既有捐发的小朋友,长发及腰义捐的女性,还有男性。一名男性专程从外地赶来,一头“飘逸”的长发在义娟队伍中显得格外打眼。他表示,“我留了5年头发,就想要为癌症患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毕竟,我也是癌症患者的家属,懂得她们的不易。”此次活动,预约捐发的市民有850位,另外还有200多人是现场临时义捐。
据悉,“乌丝带”爱心捐发行动开展4年来,共收到爱心人士捐出的14915份头发,已制作587份假发免费捐给了癌症患者。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众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樊代明院士与50名肿瘤专家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开展血压检测、超声检查等,并发放癌症防治健康宣传资料。700多名癌症康复患者参加的“健康跑”活动,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