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4月17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4月中旬以来,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垂柳、旱柳、欧美杨、青杨等逐步开始飞絮,杨柳飞絮即将进入第二个高发期。
飞絮高发期呈现小幅差异
北京市范围内,不同区域因气候条件差异,飞絮高发期呈现小幅差异,其中:
六环内区域:4月17日-5月2日
平原及密云、怀柔等浅山区:4月19日-5月4日
延庆等山区:4月21日-5月6日
主要飞絮树种:六环内区域及浅山区为旱柳、垂柳、北京杨等青杨类、欧美杨等黑杨类;延庆等山区飞絮前期为毛白杨,后期为旱柳、垂柳、北京杨等青杨类、欧美杨等黑杨类。
多种措施防治杨柳飞絮
1.“喷”——高压喷水
2.“湿”——地面湿化
3.“清”——及时清扫
4.“凝”——喷洒“凝絮剂”使飞絮黏结成团,避免飞散
(注:应用于科技示范局部区域,食品级安全可靠)
5.“堵”——源头控制
6.“疏”——抚育疏伐
7.“改”——更新改造
8.“滞”——植被阻滞
9.“修”——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