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在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19日,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科普特色主题活动在北京西外文化休闲广场举行,集聚北京西城区展览路地区西外大街“天文、地质、生物”科普资源,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朱敏发布“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展览路倡议。展览路地区“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正式启动。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地质学家李廷栋,朱敏院士等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有关领导;企业、中小学师生、居民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孟凡兴,西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波,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利,西城区副区长郭洁出席活动仪式。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为活动致辞。
据了解,活动仪式分为“文脉撷萃·诗韵同绘”“赓续交响·书链万家”“智汇西外·共筑家园”三个篇章,以诗歌、书画、音乐等多元表达,全方位呈现“天地生”科普资源的文化价值,并依托优质科普资源,为西外特色街区营造愈加浓厚的科普氛围。
在李四光先生诞辰136周年之际,本次活动为《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进行宣介。丛书主策划人陈广峰先生与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女士来到活动现场,讲述丛书背后的故事,作为李四光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呼吁社会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接续科学之火,点亮未来之光。
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为辖区在科普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赠送科普读物。
朱敏院士以《鱼类登陆与东方摇篮》为题,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讲座。作为“李四光大讲堂”第十期,本次讲座是北京大学“李四光大讲堂”首次走出博雅塔,走进街道,后续“李四光讲师团”还将开展十余场科普进社区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居民群众身边。
活动仪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科普专家钱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工作站主任田莉分别作主旨发言,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畅谈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意义,分享建设美丽家园的见解感悟。
活动当日,“春来展冀·筝舞飞扬”第十一届展览路风筝节和第三届金科文化艺术生活节同步在西外文化休闲广场开幕。生态主题风筝放飞表演、科教场馆展览互动、科普文化图书展销、乡村振兴与清洁能源成果展示……36家单位浓缩各类科普资源,让自然与科技知识可触可感,具象化呈现在市民群众身边。
现场最“吸睛”的莫属具身智能设备展区。宇树机器人化身“科普宣传员”,行走在活动现场与来往市民交流互动;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开展机器狗编程互动,科技感“萌宠”成为现场青少年的“团宠”;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无人机静态展示也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活动由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主办,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北京华融金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蓟城山水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展览路地区西外“天地生”科普文化特色街区联盟在本次活动中成立。科研单位、高校、科普场馆、出版发行等行业共20余家单位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禀赋资源合力共建,共同发布展览路地区“天地生辉 共阅星河”全年十项行动计划,推进西外地区“文商旅体”资源深度融合、科技人文交融发展,助力西外科普文化特色街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