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史诗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当天,由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环境科学学会支持,北京小学通州分校南校区承办的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顺利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青少年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活动邀请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庞宏伟博士,带领同学们走近千年大运河畔的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深度探访这座承载着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使命的生态公园。活动当天,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北京市通州区台湖学校等多所学校同步组织学生观看学习了以《千年大运河的绿色传承——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为主题的视频课程,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京环之声”微博、北京科技报APP观看视频直播,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领略大运河的千年文脉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完美交融,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静谧诗篇。
据介绍,随着北京市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高耗能高污染的东方化工厂于2012年停产,2017年完成了拆除,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随之开始规划建设。在公园建设过程中,设计者们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打造出了一个生态宜居的绿色空间。绿心森林公园就像一个有生命力的绿色巨人:"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构成了它的“骨架和血肉”。其中,一核指的是生态保育核,它是公园的绿色心脏;两环分别是五角星形状的星形主干道路,以及串联在道路两侧的二十四节气圆环标识。三带分别是大运河文化带、运河故道景观带和六环路景观带,这三条生态廊道。五片区则是指文化区、休闲区、运动区、科普区和雨洪区,每个区域都精心设计,让人们在自然中享受生活,这里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建设,正是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修复工程的成果。
在绿心公园的建设过程中,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公园内的地源热泵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套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150米处几乎恒定的温度,通过在地下深埋的管线中的循环水来实现室内室外的能量交换。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不仅节能效果显著,还能显著减少碳排放。据统计,绿心公园内的地源热泵系统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百余吨,相当于种植了上千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