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技“浇灌”乡村振兴?绵阳安州这样干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张英贤
  • 2025-05-18 11:31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驱车从四川绵阳安州西北部的花荄镇穿行到东南部的黄土镇,沿途桃树、柑橘树郁郁葱葱,金黄的枇杷缀满枝头,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在花城果乡,采摘园、农家乐错落分布,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田园之趣。

5月15日,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志愿服务进基层”暨科技志愿服务骨干能力提升活动在安州举办。活动期间,科普时报记者跟随“媒体采风行”活动先后前往花荄镇万亩柑橘种植基地和黄土镇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实地探访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科技服务如何真正“接地气”?专家是如何为种植户“传经送宝”、解决实际难题的?当地的科技志愿服务骨干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花荄镇拥有省级三星级柑橘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超6000万斤,年产值约2.6亿元,主要品种包括爱媛、春见、甘平等,产品销往全国。

在一片爱媛橙树林中,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张跃强一边查看果树生长情况,一边围绕病虫害和裂果防治展开技术讲解:“盛花期不宜施药,否则会对柱头造成伤害。”

柑橘科技志愿者、安橙飘香种养殖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李同贵认真地在田间“听课”。有着8年的柑橘种植经验的李同贵,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为“土专家”。“为什么柑橘树的叶子表皮上总爱出现蜿蜒的虫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画符’?为什么用了好多种农药,也消灭不了红蜘蛛?”这些是他经常向当地种植户讲解的问题。

到外地交流学习病虫防害技术、跟前来指导的高校教授取经,如今,他的微信通讯录里已有不少农业科技专家,成为当地农户信赖的技术顾问。

与李同贵类似,指代心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两学一助”科技志愿服务队猕猴桃分队队员金华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眼下,黄土镇猕猴桃正值疏果关键期。金华正在仔细地摘除小果、次果。“要留得均匀一些,这样果子的品质就比较好。”

金华从事猕猴桃种植已十余年,并参与科技志愿服务多年。“我们会邀请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实地指导,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我自己也能不断学习和提升,平时也会和果农一起探讨怎么提高产量和品质。”

与此同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仁才在不远处的安乐猕乡委员工作室为种植户授课。金华告诉记者,王仁才教授主要是传授本地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知识。“溃疡病被称为红阳猕猴桃的‘癌症’,一旦大面积暴发,可能导致整片果园毁灭,给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目前,黄土镇猕猴桃种植户约1000户。“猕猴桃经济效益高,大家都愿意种,政府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金华表示,每当专家带来新技术,他们会及时组织种植户集中学习。“大家希望通过提升品质赢得市场认可,所以积极性很高。”

据了解,近年来,安州科协组建了针对魔芋、猕猴桃、柑橘3个特色产业和粮油、林果蔬及中药材、畜禽、水产4大支柱产业的志愿服务队伍。2024年,安州科协累计开展科技助力乡村志愿服务60余场次,邀请外部专家20余人次,服务乡镇覆盖率达100%,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群众对科技应用的需求,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志愿服务进基层”暨科技志愿服务骨干能力提升活动由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主办,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绵阳市安州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