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AI无法自主思考物理问题,人类推导仍是关键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陈杰
  • 2025-06-25 15:03

科普时报记者 陈杰

6月22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延续《张朝阳的物理课》的传统,在直播中现场解析了2025年高考物理湖南卷和新课标Ⅱ卷(黑吉辽内蒙古卷)的两道压轴大题。现场,他还与学生就物理学习、报考专业及大模型解题能力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并针对当前热点直言:AI大模型虽能学习已有知识给出答案,但尚无法自主思考物理问题,人类“硬核推导”仍是理解物理原理的关键。

高考物理题不宜难度过高,中学生应多了解前沿知识

今年高考后部分考生反映物理试题“难度过高”,张朝阳精选两道代表性压轴题进行了现场推导解析。

在解析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压轴题时,面对复杂的“二体运动”问题,张朝阳巧妙将其分解为质心平动与小球绕质心圆周运动两个子问题,逐步求解小球初速度对整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在解析新课标Ⅱ卷压轴题涉及的椭圆运动难题时,他将正负电荷的运动类比为天体系统,灵活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替代复杂的微积分运算,高效破解了这道非常规电磁场难题。

张朝阳坦言这两道压轴题确实难度很大,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极具挑战。“我想让物理课有高度,挑了最难的题来解。但如果我出高考题,会出得很简单。”他认为,高考作为大学普适教育的选拔,不同于物理竞赛,不宜设置过高难度门槛,否则易造成挫败感。

近年来高考物理题常以暗物质、广义相对论等前沿物理为背景,甚至接近竞赛难度,张朝阳建议中学生可定性地了解前沿知识,并在中学阶段学习微积分等基础工具。“微积分应用太普遍了,不必等到大学再学。”

AI无法自主思考,“硬核推导”仍靠人类

针对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AI科学家及AI在物理领域的影响,张朝阳分享了他的见解:对于已有文献和人类已解决的问题,AI大模型能快速学习并给出不错的答案。然而,大模型目前仍无法自主思考物理问题。他强调,理解物理原理的核心,依然依赖于人类的“硬核推导”能力。

谈及报考专业,张朝阳建议学生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与未来就业前景,并与父母充分沟通,达成共识,“相向而行”。他认为大学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

在张朝阳看来,人类几百年积累的大量知识,涵盖了我们目前认知范围内的所有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背后的道理,都已能用数学形式精确描述。不论是物理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了解一些物理知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