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幻,正以对未来的大胆构思,超越现实的无限想象,让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
为此,我们推出“绿色上海 爱家AI城”系列活动,与广大参与者共同开启一场超越现实束缚、突破想象边界的奇妙旅程,书写海派科普、科幻故事。
活动说明
本次系列活动由创想启航(培训与开幕)、未来对话(作品创作征集)、灵感风暴(科普、科幻沙龙)三部分组成,其中创想启航已于6月28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未来对话(科普科幻作品征集)分为青少年组、成人组进行作品征集和评选。
无论你是擅长用文字描绘科普或奇幻世界的写作高手,还是精通运用镜头讲述科普、科幻故事的视频达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通过科普、科幻写作,你可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智慧家庭与城市的模样,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科普、科幻视频,你可以用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音效,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震撼与惊喜的视觉盛宴。
我们鼓励大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科普、科幻的魅力。可以是对当前科技应用的普及,或对未来科技的前瞻性思考,也可以是对人性在科技时代的深刻反思;可以是宏大的宇宙叙事,也可以是微观世界的科普或奇妙冒险。
我们相信,每一个作品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汇聚在一起,将照亮科普、科幻的浩瀚宇宙。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文字和镜头探索未知的世界,书写属于科普、科幻作品!
活动内容
创想赋能:科普科幻作品征集
1、征集时间:
6月28日-9月15日
2、投稿邮箱:
shkpzx@vip.163.com
3、征集主题
请围绕以下主题任选其一或部分进行创作:
科学生活:与衣食住行相关,包括并不限于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
创新科技:与创新科技相关,包括并不限于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绿色网络等;
公共安全:与公共安全与应急有关,包括并不限于网络攻防、信息安全、公共安全与应急等;
自然万象:与自然生物有关,包括并不限于草木花卉花鸟鱼虫的科学知识与创新技术应用普及。
4、作品类别
参赛组别:
(1)青少年组(小学、初中、高中),
有指导教师的请备注。
(2)成人组(18岁以上),
两个组别进行征集。
青少年组投稿,
投稿体裁:文字或视频形式均可:
(1)文字类:以科普文章、科幻作品为主,青少年组作品字数:小学组500--1000字;初中、高中组1000--3000字;成人组作品字数限10000字以内;
提交格式:电子文档,Word格式,文件命名:组别+姓名+作品名+电话。
(2)短视频类:青少年组作品时长不超过3分钟;成人组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
提交格式:以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分辨率至少为720p。请标注:组别+姓名+作品名+电话,如作品中使用AI 辅助创作,需在文件中注明并说明辅助创作的具体环节。
5、作品评选
(1)评选时间:
9月16日-9月30日
(2)评委构成:
由科普、科幻作家、出版社主编副主编、
科技从业者(科学家)、高校教授、科普电影导演等组成不少于8人的评委员进行评选;
(3)评选结果公布:
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等的官网及合作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布。
6、奖项设置
一等奖:每类别5名,共10名
二等奖:每类别10名,共20名
三等奖:每类别30名,共60名
向每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将评出优秀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均颁发荣誉证书。
入选作者有机会与知名科普科幻作家面对面,获得交流及指导培训机会;
有机会接受进一步指导或加入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优秀作品、作者,将获得向科技、科普、科幻期刊推荐发表或出版机会。
7、作品颁奖
时间:10或11月(结合202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举办时间)组织颁奖
地点:场地另定
来稿说明
(1)本活动不向作者、组织投稿者收取任何费用。文字作品以Word或txt格式发送,视频采用mp4格式,稿件不退,请自留底稿
(2)投稿时,请在邮箱中标注:作者名+电话+单位。
(3)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原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方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由稿件引起与第三方的版权及其他法律责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4)对于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等情形的作品,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参与资格。
(5)活动组织及主办方有权对投稿作品以【来稿展示】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及合作方平台等全媒体传播,不代表最终入选结果,并不支付稿酬。
(6)最终入选作品,组委会有权将入选作品应用于出版物、自媒体等进行传播,并不再通知原作者,所支付入选作品的稿酬或奖品同时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7)凡投稿者,均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之所有规则。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属活动组织方所有。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
特别支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
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
联合协办:
福建省科普作家协会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
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
上海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中心
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
承办单位: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场馆与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
媒体支持:
《科普时报》《科学画报》《中学科技》《十万个为什么》
《儿童时代》《未来少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