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来了,能确保手机号安全吗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陈杰
  • 2025-07-11 09:53

当快递小哥送货提醒的电话响起、网约车司机来电确认位置、线上交易需要电话沟通之时,你会担心手机号码泄露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吗?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规划将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的专用码号资源,进一步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号码保护服务的本质,是给真实号码披上‘隐身斗篷’。”中国信通院数安智库专家曾令平说,当我们点外卖、寄快递或预约网约车时,系统会自动分配一组700开头的15位临时“隐私号”,替代真实手机号完成全流程沟通。服务双方看到的都是一串临时号码,服务结束后号码自动失效,用户真实身份始终隐匿于技术后台,从源头上杜绝手机号被二次倒卖用于营销或诈骗。

有人质疑,号码实名制早已普及,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将其保护起来呢?

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解释,实名制是解决“手机号是谁的”,而号码保护是让“你的手机号码不被轻易看见”。“这一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实名制难以防范号码在流转环节的泄露风险。”

印着真实手机号的外卖单随意散落在楼道里;快递包装被随手丢弃在垃圾桶旁;网约车行程结束后司机仍存有乘客的联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实名认证带来的身份安全与号码的物理暴露之间形成了危险的断层。“700号段正好能补上这一断层。即便号码被恶意获取,因其不对应真实身份且有效期短暂,犯罪分子难以实施精准诈骗或信息倒卖。”陈志刚说。

事实上,700号段试点之前,号码保护服务早已渗透进日常生活。

数据显示,我国日均隐私保护通话订单量超3.5亿次。然而,各企业“隐私号”格式并不统一,手机号、座机号、95/96号花样百出,导致用户无从辨别,还激起了人们对于陌生号码的抵触情绪。“更有不法分子假借隐私保护之名,批量使用‘隐私号’拨打营销电话甚至实施诈骗。可以说,700号段是为了整顿行业乱象、弥补服务短板而来。”曾令平说。

也有人担心,700号段会重蹈此前诸多“隐私号”的覆辙吗?

其实,《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应用平台提供方、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业务使用方等三方参与主体的责任边界和相关要求,从源头上规范业务开展。“不得用于拨打商业营销电话或发送商业营销信息”“不得在不同的业务使用方间混配码号资源”“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码号资源”等条款,不仅强化了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更是为后续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

700号段启动试点,服务范围内的用户无须过多准备,网购、点餐、打车时勾选相关授权,就可激活这面“数字护盾”,让每一通服务来电都在庇护下安全响起。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