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火眼金睛”守护低空安全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袁蓁杉
  • 2025-07-22 14:29

科普时报实习记者袁蓁杉

无安全不低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发,给小型飞行器的低空飞行带来安全挑战。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低空经济安全体系设计”专题论坛上,“多大气参数探测激光雷达技术”的亮相,为低空经济气候安全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低空气象通常指垂直高度 1000米以下空域内的气象条件。低空风切变、晴空湍流、低能见度、局部强降水、雷暴云、冻雾团雾等灾害天气事件表现出变化快、尺度小、发生率高、难以提前发现的特点,对小型飞行器的运行安全的威胁更大。目前传统气象探测难以满足低空飞行安全保障需求,大众不难发现,低空飞行的事故率要远高于民航。

 “低空飞行安全的前提是建设数字孪生飞行环境,涉及地理地貌、建筑、电磁通信和实时气象等条件。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分钟和米级分辨率的城市尺度精准天气遥感,用实测数据分析和外推技术保障飞行安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院长夏海云,在介绍其团队研究的“多大气参数探测激光雷达技术”时自豪地说。

面对变化诡谲的低空气象,多大气参数探测激光雷达犹如“火眼金睛”,能够实时监测水平与垂直气流的变化。因为单台雷达的探测半径达到30km,即使在一些雾和降雨条件下也能实现10km以上探测,确保看到远处和高空的大气状态,从而预知未来1小时内可能影响低空航线的灾害天气,实现全域气象灾害遥感与识别预警,为低空航线规划和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夏海云表示,未来通过激光雷达组网,实现低空飞行全域(而非单条航线)的高分辨率探测,可以实时发现并精准预报临近气象条件,让低空飞行不再被灾害气象困扰。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