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蜂模式让绿水青山“流蜜淌金”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胡利娟
  • 2025-07-29 12:48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蜜蜂,穿梭于花丛间的“小可爱”,不仅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承载着一项关乎生态、农业与民生的“甜蜜事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蜂产业以其独特的生态属性,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天然纽带。

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沁水县标准化养蜂场,绿草铺地、瓜果飘香,两排颜色各异的方形蜂箱整齐摆放,耳边蜜蜂“嗡嗡嗡”地不停飞舞,“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甜蜜舞曲”。

蜜源资源丰富:“养蜂者的乐园”

沁水县是山西省第一养蜂大县,其境内林地面积达240万亩,森林覆盖率43.28%,蜜源资源面积达200余万亩,是中国四大名蜜中荆条蜂蜜、刺槐蜂蜜主产区之一,有“中国蜜蜂之乡”和“山西第一养蜂大县”之称。

林下养蜂,是利用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中或林缘进行蜂养殖。沁水县作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蜜源基地,恰为这种养蜂模式提供了绝佳土壤——境内植物种类繁多,蜜粉资源丰富,尤其是荆条、刺槐、狼牙刺三大蜜源,以面积广、蜜量大、产量稳、质量好闻名全国,“养蜂者的乐园”实至名归,发展蜜蜂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蜜蜂在林间自由穿梭采蜜,既不用侵占耕地,又能通过授粉促进林木繁茂,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让“甜蜜产出”持续赋能百姓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护航:从生态保护到民生增收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根基。自2011年起,沁水县委、县政府连续十余年聚焦蜂业与生态协同发展,从标准化蜂场建设到良种引进,从技术培训到龙头培育,全方位织密蜜源生态保护网。2018年,沁水县被山西省列为唯一“省级蜂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试点;2019年,“沁水蜂蜜”成为山西省蜂产品唯一、晋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产业品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当地生态保护成效的有力佐证。

通过“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联动模式,沁水县将生态保护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农民在守护山林中收获“甜蜜”回报。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

科技创新更是为传统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沁水县持续推动养蜂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养蜂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以科技手段强化了对蜜源生态的精准保护。2018年,沁水县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成熟蜂蜜分离生产线,并与中国蜜蜂育种权威单位吉林蜜蜂科学研究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22年,山西省首个数字化智能蜂场在此落地,通过智能物联网蜂箱、蜂场管理平台、蜂农手机APP实现智能化管理。而乡村e镇建设的深入推进,更让蜂产业插上了数字化腾飞的翅膀。集产品溯源、品牌培育、视觉拍摄、营销策划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蜂产品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

如今,200余万亩蜜源植物在生态滋养下生机勃勃,“中国蜜蜂之乡”的绿色底色愈发鲜亮,沁水县这份“甜蜜事业”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让生态价值转化为“金色效益”。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