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灾科普到共富课堂:宁波高校的“研学+”实践启示录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
  • 2025-08-21 18:34

“如何将科普馆转化为村民共富密码,是我们下步需要着重破解的命题”宁波乡村振兴高校联盟秘书处负责人在参观后,在座谈会上进行了深度交流。宁波市地质灾害科普馆(宁海馆)自2025年3月25日开馆试运营以来,迎来的第24支参观团队。从专业治理到村民共富,一场以 “研学 +” 为纽带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这片浙东山区徐徐展开。

“把课堂搬到滑坡治理现场,学生们才能真正理解‘虹吸排水’的原理。”科普馆馆长介绍。以实际地质灾害治理为契机,依托自然资源部门专业指导和技术帮助,宁海县打造了宁波市第一个以地质灾害为主题的科普展馆。场馆内按照不同群体个性化定制了系列研学课程:地质专业师生带研学学生观测岩体风化样本注重地质基本知识的学习,AI体验系统实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的科普目的,《泥石流避险自救》动漫视频让防灾知识通过生动画面深入人心。这种“专业课程+在地实践”的模式,已吸引8个学生团队开展研学,不断夯实研学经济基石。

研学经济的溢出效应正在不断提升。桑洲镇人民政府牢牢把握科普馆带来的机遇,积极探索以科普馆为引领的乡村共富新模式。此次联盟到访,充分解读缩小三大差距、片区组团式发展和城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文件政策精神,指导桑洲镇串联科普馆、油菜花田、古村落等资源,提出构建“地质探秘—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的全龄全季全时的“研学+”乡村旅游思路。“以前靠天吃饭种茶叶,现在我们已经启动文创产品开发、体验经济延申的工作。”桑洲镇农业分管领导在开展3A级景区申报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前期思考。

科技赋能让乡村振兴更有后劲。联盟正组织专题调研,探索“AI+研学”新模式,组织宁波高校多学科多维度参与桑洲屿南山岗片区发展动作,借助DEEPSEEK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积极推动IP主题打造、LOGO设计、产业优化、景观提升等多项,并作为屿南山岗片区组团发展智囊团队,主动参与科普馆科普水平提升和片区化发展顶层设计工作。“专业帮扶、服务聚焦和全程陪伴的技术支撑,是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核心要求之一。”高校联盟科技特派员表示。下步,科技特派员将借助宁波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力量,协助科普馆的地质数据与周边农业资源对接工作,探索“研学+生态农业”示范带的创新模式。

从高校课堂到乡村田间,从动漫视频到AI工具,宁波市乡村振兴高校联盟以研学为支点,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途径,撬动知识、技术、市场与乡村的深度融合。在桑洲镇的绿水青山间,一幅“研学引领、产业兴村、片区共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以愈发清晰的笔触铺展延伸。

(供稿人:徐瑾、傅海威、王琴)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