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王文洁
  • 2025-08-29 10:04

中国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辽宁省科技馆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广西全区17家科技馆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今年暑期,全国多地科技馆人潮涌动,再迎参观热潮,其中一些科技馆参观量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今年的“科技馆热”有何新特点?

内容创新,前沿科技、特色展览成“吸睛”核心动力

今年暑假,一对11岁双胞胎两次来到贵州科技馆大数据展区。

“我下不过它,它太厉害了!要是它能跟我回家就更好了,不用求哥哥陪我下棋了!”刚和机器人下完象棋的弟弟杨嘉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暑假期间,全国多地科技馆推出的航空航天、大国重器、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主题展览与特色互动项目,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体验。

甘肃科技馆“星海征途·大国重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主题展开展首日便迎来客流高峰,创专题展览单日参观人数历史新高;在江西省科技馆,一只身披舞狮服的机器狗不仅灵活地表演前空翻,还能与观众亲切握手互动,成为“流量明星”;北京科学中心开展机器人编程挑战赛、创意搭建工坊等120场体验活动,请专家揭秘人工智能赋能轨道交通的前沿技术,受到公众欢迎;河南省科技馆聚焦儿童肥胖、近视、龋齿等五大常见健康问题,为公众打造趣味十足的健康科普盛宴;体验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冰上赛车的风驰电掣之感,在黑龙江省科技馆“魅力冰雪”展区,观众领略冰雪世界的神奇与魅力……

体验升级,精准对接公众科普需求

每年暑期,科技馆观众量占全年观众的30%左右。为了接好这波流量,同时提高参观质量,多家科技馆根据观众需求开展科普活动,精准对接公众的“科学充电”需求。

“原来晚上也能逛科技馆!”暑期,多家科技馆回应公众需求,延长开放时间,晚间科技馆变身亲子家庭的“城市客厅”。

7月起,新疆科技馆将闭馆时间延长至20:00,同步推出“科技馆之夜”,夜间客流占总客流量的三成,暑期观众同比增长25%。天津科技馆将周末闭馆时间延长至21:00……

多家科技馆根据公众需求,推出定制科普服务。

福建省科技馆面向学校及机构团体推出可定制的“专属科普套餐”——根据团队成员的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和兴趣方向,量身定制参观路线与主题探究任务。团队接待效率提升了50%,观众参观从“走马观花”变成了深度研学。山西省科技馆科学讲坛瞄准公众需求,通过前期调研精准对接公众兴趣点,推出系列专题讲座,场场爆满。

联动共享,让科普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全国科技馆加强科普资源联动共享,推动优质科普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实现科普资源高效利用。

“探馆打卡攒积分能换科普礼品,孩子天天催着去打卡科普场馆!”重庆科技馆与四川科技馆联合川渝50家科普场馆,共同开展2025年科普列车川渝行“科普‘马拉松’・探馆大挑战”活动,深度融入巴渝文化、非遗技艺等地域特色元素,激发公众民族自豪感。8月中旬在拉萨举行的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生态文明‘行动派’”主题科普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13家科普场馆及单位分别向西藏科协或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捐赠展览展品、特效电影等优质科普资源,共同助力西藏科普能力提升。湖北省科技馆搭建全省平台,征集全省30个科技馆的164个科技科普活动统一发布,打造湖北省暑期科普“大菜单”,相约暑期“未来科学节”。江苏太仓科技馆充分发挥“江浙沪一小时科普圈”地缘优势,联合临平科技馆、松江科技馆及上海脑科学2035基地,共同举办科学夏令营,打破地域壁垒……

场馆之外,流动科普设施让科普资源下沉至基层。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科普大篷车深入黄河沿岸地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0场次,累计行程3305公里,普惠三省基层群众2.3万人次,奏响了生态保护的“大合唱”,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共享。

今年9月即将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表示,中国科技馆将在九月为公众奉献一场欢乐的科学盛宴,引领全国科技馆进一步加强体系联动、资源共享,为广大青少年铺设通向科学之路。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