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网上有观点认为,无糖饮料既能满足味蕾对甜味的渴望,又能避免血糖飙升,是控糖人士的福音。果真如此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童钰铃指出,无糖饮料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健康。根据国家标准,每100毫升饮料中糖含量不超过0.5克即可标注“零糖”。这意味着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饮料并非都完全不含糖。
目前,多数无糖饮料用“代糖”来代替传统糖,常见种类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以及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等天然或半天然甜味剂。童钰铃表示,相较于传统糖,“代糖”热量更低,对血糖影响更小,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确实可以偶尔解解馋。但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用无糖饮料,机体可能会因甜味受体刺激大脑,通过神经通路影响胰岛素分泌,这与糖尿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等风险相关。
“无糖饮料在‘替代’意义上对控糖有益,但长期摄入的代谢安全性尚未完全确立,不建议把无糖饮料作为‘日常补水’来源。”童钰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