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10月9日—15日,2025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非政府组织会员,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受邀参会,并于10月10日下午成功举办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守护绿水青山共享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边会,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反响。会上还发布了《新时代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张永利致辞强调,2025年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该理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在这一重要时刻,边会以“守护绿水青山,共享生态文明”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模范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张永利指出,风景名胜区兼具文化和自然双重属性,与世界遗产倡导文化和自然融合的要求高度契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遗产的人文意涵,也提升了遗产的保护价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为例,其申遗成功直接推动当地国际知名度提升和文旅事业快速发展,使这片原本相对偏远的景区一跃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现历史性跨越。未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将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帮助更多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
IUCN世界遗产部主任蒂姆·巴德曼出席会议并讲话,深情回顾了IUCN与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肯定了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领导力,称赞近年来中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的质量持续提升。蒂姆·巴德曼希望借助本次边会分享成功案例,推动更多中国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仲崇峻则重点从政策引领、实践创新、全球协作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在世界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及风景名胜区保护中的成功实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边会期间,黑龙江省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等向参会的各国代表进行了宣传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