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作为工业文明的基石、技术创新的规则载体,标准化工作也迎来了智能化变革的历史性时刻。
10月14日,国内首个标准大模型——“同道”重磅升级,互联网版正式上线。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标准化事业迈入AI驱动的新阶段,更意味着一场关于效率、精度与协同的深刻变革,正在标准领域悄然展开。
长期以来,标准化工作至关重要,却始终面临“检索难、撰写慢、应用弱”的现实困境。面对海量标准文本,标准化工作者常如大海捞针,难以精准定位所需信息;标准编制语言规范性要求高,人工撰写易出疏漏;而在标准实施环节,解读不到位、应用不深入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疑难杂症”,如同无形的壁垒,制约着标准化价值的充分释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同道”应运而生。作为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中“探索推进‘人工智能+标准化’”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依托多年积累的海量标准数据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这款专为标准化领域打造的大模型产品。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系统性重构。
“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以“同道问答—同道编写—同道解读—同道认证”四大核心功能为支柱,构建起覆盖标准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从“人找标准”到“标准找人”“经验驱动”到“智能驱动”的跃迁。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同道”之名,取自“车同轨、书同文”,亦有“志同道合”之意。在这个万物互联、智能驱动的时代,标准的力量从未如此重要,而“同道”的出现,正为这份力量注入新的动能。它不仅是工具,更是引擎;不仅是助手,更是伙伴。随着“同道”标准大模型互联网版的全面推广,一个更加高效、协同、智能的标准化新时代,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