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大模型“久安”如何提升应急保障战斗力?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张英贤
  • 2025-10-17 10:45
  •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 2025年10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并介绍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通信保障等相关工作情况。

  • 自2024年8月以来,应急管理部正式推出“久安”大模型,并进行了多轮优化迭代。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魏平岩介绍,在应急管理部组建之初,就开始谋划建立“应急大脑”,但是当时因为技术条件受限,一直没有真正地建成。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目前“应急大脑”已近在咫尺。

  • 据介绍,“久安”大模型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 第一是具备了较强的行业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对“久安”大模型进行了海量知识的训练,包括相关的文献、法规、案例,进行了不断优化、迭代、升级,显著提升了“久安”在矿山、危化、防汛等专业领域的认知和推理能力,大幅增强了模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 第二是实现了与应急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总部的指挥调度中,已经实现了“秒级指挥”,只要讲一句话就可以把全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拉到一个会场。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方面,现在执法人员到了现场之后只要拍一张照片,立即通过大模型就可以识别出相关的风险隐患,同时也关联相关的法律条文,给出整改建议。目前“久安”大模型已经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防灾减灾、指挥调度、日常办公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应用,同时在基层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应用态势。

  • 第三是推动工作模式转型。“久安”大模型作为大脑,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推动工作流程再造和业务模式重塑。

  • 以前,风险排查主要靠人工进行识别、筛查,现在通过AI就可以对视频自动进行扫描,识别高危场所人员集聚、粉尘堆积、烟点火点等情况。今年汛期,“久安”大模型每天根据气象预警,自动编排任务,对重点地区的视频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暴雨、洪涝灾害、城市内涝,可以自动发出预警。今年“竹节草”台风期间,浙江宁波也使用了“久安”大模型,在台风防御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模式。

  • 在技术层面,“久安”大模型还具有底座先进、生态兼容、感知多模、认知专业、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等特点。未来将大力推动“久安”模型应用,加速构建应急管理新质战斗力,促进应急管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变革,加速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