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如何临“震”不慌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陆松林
  • 2025-10-21 11:07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2日15时21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4.7级地震。

地震前要排查安全隐患

地震发生前,我们要学习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

要了解房屋是否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及时加固。抗震性能较好的房屋结构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

要准备应急包。提前准备好应急包,包里配齐食品、水、哨子、药品、手电筒、口罩、手套等,放在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并及时更换应急包内的过期物品。

要排查安全隐患。将重的物品摆放在下面。固定好高大的家具,将悬挂物取下或系牢,防止伤人。将床放在牢固墙体附近,尽量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同时,要清理杂物,保持过道通畅。

震时冷静就地避险

当地震发生时,“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首先要保持冷静,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正确的避震姿势为伏地、遮挡、手抓牢。尽量降低身体重心,趴下或蹲下,一只手拿隔离物保护好头等重要部位,一只手抓住身边的固定物。

如果在室内,选择坚固的桌子下、课桌旁、家具旁、承重墙的墙角墙根、卫生间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注意避开悬挂物、易倒塌物体,远离门窗、阳台等。来得及的情况下,关闭气源、火源、电源,把门打开后再避震,等震动停止后,再快速撤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如果楼房抗震性能较好,符合当地抗震要求,可先就近躲避;如果楼房抗震性能较差,并且房外开阔,无危险物坠落、掉落,身处单层房屋和楼房一、二层且身体条件好的人员,时间来得及时可迅速撤离到室外安全的地方,身处三层及以上楼层和身体条件不好的人员,建议就近躲避,等震动停止后再疏散撤离。

如果在室外,就近选择开阔的地方避震,注意避开变压器、电线杆、围墙、高门脸等高大建筑物、危险物或悬挂物,远离河岸、陡崖、山脚等易出现洪灾、山体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的地方,可以用手或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如果您正在开车,不能紧急刹车,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方停车,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震后设法迅速撤离

震后疏散应走楼梯,顺着墙边一侧猫腰快步走,一手用隔离物保护好头部,一手保持身体平衡,出楼门时注意高空坠落物。

我们都知道,在撤离过程中,不能坐电梯、不能跳楼。但若地震发生时正处在电梯里,应该怎么办?可以立刻按下最近楼层的按钮,使电梯尽快停下,离开电梯。切记,震后不要立马返回室内,时刻小心余震。

震后如果不幸被埋压,要做到:一是尽量沉着冷静,树立生存的信心。二是改善环境、扩大和保护生存空间。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次被埋压。如有条件,可先挪开头部附近杂物,保持呼吸畅通。三是做好自我救护、自我包扎。如果受伤,用简易的办法包扎伤口,以免失血过多。四是寻求救援。当听到有人施救时,应通过敲击、吹哨子等办法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积极配合营救工作。五是收集物品。在等待救援期间,要注意收集食物、水和其他应急物品,节约食物和水。

(作者系云南省弥勒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