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实习记者袁蓁杉
机器狗穿上舞狮服,翻滚、跳跃,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泡泡们带着超轻氦气飘向天空,汇聚成各种形状的“云朵”;炽热的火焰在稚嫩的手掌上升腾而起,引发围观孩子们阵阵惊呼;长征系列火箭模型整齐列队,展示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
秋风轻拂,暖阳和煦。10月24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航天校区内,一场关于科学的盛大演出正在进行。

本次玉泉小学科技节以“奇遇十月·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院士微讲堂、科学实验课程、科技互动体验三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使命感与爱国情怀,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新鲜力量。
“你们是祖国的宝贝、家长的宝贝、学校的宝贝,大家都在期待你们成长成才,要珍惜现有的机会多学,为未来打好基础!”开幕式上,我国第一位火山研究领域的院士、被网友称作“火山爷爷”的百万粉丝科普“大咖”——刘嘉麒院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玉泉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学习实现人生理想。

本次科技节是该校首次三里校区、五里校区、航天校区三个校区联办的科技节,共有86个班级,近4000名师生参与其中,中国科学院各科研院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志愿者协助互动讲解,中国科学院院士亲临现场,强大的阵容,让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接触最本质的科学原理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小朋友什么都知道!”看着五年级的魏子淇同学讲起自己的编程经历时眼里发出的光,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汪甜甜感叹道。随着社会科普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当代少年儿童的科技知识储备愈发丰富。
“我们觉得基础教育要做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事物的那种思考、好奇和质疑,在科学的土壤中保持自己的求知欲。”谈起为什么坚持做科技节活动,玉泉小学校长梁小红告诉记者。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本次科技节,科学与童真的碰撞,少年们领略着科学的魅力,将目光瞄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