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毛梦囡
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首届“全国科普月-CCF科普行动”总结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自9月6日启动以来,历时一个多月的科普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点燃了全国各地青少年和公众的科学热情,显著提升了全民科学素养。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任海宏出席并发表总结致辞,对CCF科普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开场致辞中,CCF秘书长唐卫清回顾了科普月启动以来的各项工作,并对所有参与者和合作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为迎接新《科普法》修订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CCF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自身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优势,成功打造了一场覆盖广、参与深、影响力大的全国性科普盛事。

CCF科普工委主任王元卓介绍,本次“全国科普月-CCF科普行动”成果汇聚了230余位专家和科普志愿者,联合90余个合作单位,共同推动科普工作。全国科普月期间,累计开展科普活动达220场,包括CCF业务总部、各分部和城市会员中心组织的28场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80余个地市。累计走进120所中小学,其中包含19所边疆学校,将前沿科学知识带给偏远地区的青少年。其中,由中国儿童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科学追光者》官方共同发起的“科学追光计划”深入8个边疆省和自治区的11个地市,惠及13个少数民族地区。

王元卓表示,“全国科普月-CCF科普行动”线下参与人数突破50万人次,直接点燃了广大公众的科学兴趣。同期开展的科普视频大赛与科普图文征集活动获得了广泛传播,共征集到1万余件高质量科普作品,累计传播量已突破3.3亿次,实现了线上科普内容的裂变式传播。同时,活动还获得多家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任海宏在总结致辞中,对CCF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的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表示祝贺。他强调,CCF科普行动不仅普及了计算机科学知识,更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欲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了重要力量。
“全国科普月-CCF科普行动”的圆满成功,是CCF在科普领域多年深耕的又一次集中展现。从“科学追光者计划”深入边疆,到“CCF走进中小学”普及中西部,再到“AI科普公开课”和“AI应用创造营”引领人工智能前沿,CCF始终致力于搭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让科技的温度与力量触达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CCF秘书长唐卫清在总结中表示:“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首个全国科普月,CCF科普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更多会员、科技工作者及社会伙伴,共同推动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全民科学素养全面提升贡献坚实力量。”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