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科普领域贡献“银发力量” 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续写辉煌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毛梦囡
  • 2025-10-31 17:07

科普时报记者 毛梦囡

10月29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以“谱新篇”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北京主场活动举行。

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协荣誉会长陈至立出席活动。中国老科协会长李学勇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在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履职尽责,团结凝聚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老有所为、积极作为,推动老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主场活动中,先后颁发了2025年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个人奖、组织奖、“突出奖”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代表获奖者发言,他提到:“年龄不是停下来的理由。科研上能走多远,就尽量再走远一点;社会需要什么,就尽量去回应。只要头脑还清醒,双脚还能走动,我就愿意继续前行。”秉持着这样的精神,刘嘉麒投身科普,让复杂的知识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孩子点燃心里的好奇。短短几年中,已经录制了两百多条科普视频,两百多万粉丝亲切地称他为“火山爷爷”。科普工作也让刘嘉麒乐在其中,孩子们天真的提问,既让他忍俊不禁,也恰恰让他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与在场的老科技工作者们分享自己的感想:“‘老有所为’不仅是个人的坚持,更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只要心中还有火,银发也能闪光!”

同样获得2025年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突出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级高工王若维也来到了现场。在几十年的“航天人生”中,王若维参与了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装备容器等20余项航天、航空用“国之重器”的指挥建造,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的辉煌历程。退休后,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和科技成就讲给大家听,让人们更了解航天这个“略显神秘”的领域,帮助青少年从小立下航天志。目前,他已经在全国进行了两百余场科普演讲,并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与博物馆老专家志愿讲解团团长,还创造了“航天集邮讲座”科普品牌项目,于方寸之间展现航天魅力。王若维说:“有很多学生听了我的科普讲座后,就立志未来要考上哈工大、进入航天领域,让我印象深刻。今天获得这份奖励,既是荣誉也是动力,会促使我以后更有信心去做好科普工作。”

艾爱国、刘嘉兴、孙国城、吴建平……这些“银龄奋斗者”以永不褪色的热忱证明:岁月可以染白双鬓,但逐梦的脚步永远年轻;老去不是终点,而是新篇章的开始。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