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46万亩互花米草清除任务全面完成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胡利娟
  • 2025-11-14 15:23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11月13日,记者从第四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全国146万亩互花米草清除任务全面完成,互花米草在我国无限扩散态势得到根本性遏制。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种到我国,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沿海滩涂危害重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威胁红树林生存,影响海洋生物繁衍生息。为有效遏制互花米草扩散态势,2022年起,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经过为期4年的集中攻坚和精准治理,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转入成果巩固提升、常态化防控新阶段。

为如期完成专项行动任务,国家林草局联合相关部门构建了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分级防治体系,积极协调增加资金投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统筹安排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全力支持各地开展互花米草清除、监测、管护等工作。强化用地用海等防治要素保障,联合开展专项调查和动态监测,绘制形成了互花米草“一张图”,为精准防治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实施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揭榜挂帅”项目,集中攻坚互花米草扩散蔓延机理、治理方法等理论和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各类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技术。在防治重点区域,积极推广智能化防治设施设备研发和应用,探索实施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实现海洋蓝碳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创新推广清除、管护、利用一体化防治模式,建立上下一体、左右协同的联防联控机制。

目前,我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重点已从“除治攻坚”转向“长效管控”。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五五”期间,将重点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强化监测,在实现全域全覆盖、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划定不同管护区域分类施策,对管护情况开展综合评估,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管护措施。强化联防联治,各地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在互花米草清除区域科学划定合理利用范围,因地制宜开展赶海、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各类合理利用活动,持续降低互花米草复发扩散风险,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双赢”。

编辑:吴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