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
11月13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11月14日至17日,我国将迎来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北方和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6-10℃,其中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及江南中东部等地降温12-14℃。
为什么这次寒潮的降温会如此“猛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解释,此次寒潮降温幅度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冷空气势力较强。此外,冷空气来临之前,我国中东部地区已连续多日无明显冷空气活动,气温相比常年同期略微偏高,这也让冷空气到来后的降温幅度感受更为显著。

具体来看,在雨雪方面,11月14日,青藏高原东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11月15日至16日,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中东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5-12毫米),新增积雪深度4-10厘米;11月16日至17日,青藏高原东部及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高海拔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黄淮西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针对此次寒潮过程气温下降明显的情况,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杨继国提醒,公众需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在寒潮和大风天气中的户外活动时间,保持室内通风,出入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好口罩。
在公路交通方面,重点加强对桥梁、弯道等高风险路段的监测,强化交通管控与疏导,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在能源方面,受此次寒潮大风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将陆续迎来风电高发或满发。其中,11月16日、17日风力发电气象条件最好,受寒潮降温影响,中东部将出现降温天气,华北、黄淮等地的电力负荷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约20%。应抓紧风力发电高发和满发阶段,安排好新能源生产调度。另外,在新疆北部、东北东部和青海东部等地,雨雪冰冻天气可能会造成电线和风机覆冰。对能源生产、运输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提前做好融冰除冰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