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流,不当处置会火上浇油

——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系列解读之七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02 17:45

□ 文 华 孙香娟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2周甲型流感比例有所下降,但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结果比例明显上升,且近4周呈持续上升状态。很多小朋友甚至是甲流刚好,一不留神就又中招乙流。什么是乙型流感?感染乙流有什么表现?感染乙流后需要注意什么?

症状出现前24到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

乙流是一种由B(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源为乙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到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到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

多数乙流患者起病突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可能伴有畏寒、寒战,多数患者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传统观点认为,乙流的症状较甲流轻,但实际情况跟病毒株的特性和个体差异有关,不能因为是乙流就掉以轻心。

喝红糖姜茶、捂汗等行为可能火上浇油

乙流在中医学上属于“温病”范畴,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燥热食物,切勿大补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饮食。像喝红糖姜茶、吃油炸烘烤食品、捂汗等行为都属于“过温”行为,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进食建议少量多餐,切勿一次贪多。

中医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孩子们日常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可佩戴中药香囊。香囊材料可由山奈、小茴香、苍术、广藿香、黄芪、灵香草、肉桂等组成,将饮片粉碎成颗粒之后装入袋中,每袋10克,悬挂胸前、卧室或车内。每10天更换一次。

此外,流感易感人群也可进行穴位贴敷、艾灸、中药泡脚等,以增强体质,预防流感。

退热药、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不可交替混用

对于感染乙流后高热不退的患儿,可以适当补充水分,每4—6小时对症服用一次退热药,24小时内服用不得超过4次;期间合理采用物理降温帮助患儿退热,例如,用温水或者中药洗等擦浴额头、前胸、后背、大腿腹股沟处,或者温水泡浴等;注意松解衣物、不可捂汗;不可用酒精擦浴,以免引起酒精中毒。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退热药、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不可交替混用,避免过量服用引起肝肾功能损伤。

一旦患儿出现精神状态较差、惊厥、嗜睡、昏迷、呼吸困难、长时间发热且不能饮食,呕吐、腹泻明显及有其他特殊不适者,应尽快就医,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预防乙流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生活中,除了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咳嗽或打喷嚏要捂住口鼻并及时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和口鼻;家庭成员出现乙流患者时,要尽量避免互相接触;去医院就诊,应同时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自身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儿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接触感染者后48小时内可预防性用药

对于符合预防性用药指征者,建议尽量于接触感染者后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连续用药至末次接触感染者后7—10天;未能于接触感染者48小时内用药者,仍建议预防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乙流是病毒感染,早期不合并细菌感染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另外,使用抗生素也不能预防乙流。

(第一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医师,第二作者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