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说书:说唱皆传神

□ 高桃芝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02 17:45

非遗文化之窗

一手拿钹子,一手执筷子,说书人操着浓浓的浦东乡音,走到哪里说唱到哪里。这就是浦东说书,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曲艺。

浦东说书,又称沪书、农民书和钹子书,起源于黄浦江以东的浦东,分布于上海及浙江平湖、嘉兴等地。晚清嘉庆年间,浦东顾秀春首开敲击单片钹子为说唱伴奏的先河,确立了浦东说书的表演形式。

清光绪年间《沪江商业市景词》有载:“茶寮每有说书人,海市蜃楼幻作真,一扇一瓯聊佐讲,偷闲争听味津津。”可见当时热闹的集市和星罗棋布的茶馆,为浦东说书提供了肥沃土壤。听说书人自敲自演、又说又唱、谈古论今,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消遣方式。

说书大多以说历史、论忠孝、赞侠义、讲尽忠报国、述因果报应为主要内容,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长篇传统曲目有《三门街》《大红袍》《七侠五义》《岳传》等,近代有《马永贞》《霍元甲》等,新中国成立后编演的新书目有《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格调粗犷,故事性强。

主要音乐声腔最早由“说因果”的“因果调”演变而来,旋律为五声音阶、商调式,唱腔结构属单曲反复。后来吸收当地民歌和“打连发”旋律,声腔逐渐丰富。20世纪30年代,浦东说书已形成“东乡调”和“西乡调”两大腔系。东乡调属徵调式,包括东调、西调、汆调、娘娘调和急调等,旋律平稳舒缓;西乡调为宫调式,旋律高起低落,唱腔前半句近似连说带唱的吟诵腔,字多腔少,曲式结构为单句式,次为上下句式。

说书人大多是半农半艺,农忙务农,农闲来茶馆说书糊口,每逢庙会、节庆演出频繁。一般为单人坐唱,以浦东方言表演,手拿钹子,身着长衫,演出开始用竹筷敲钹子唱四句诗词,再唱开篇,后说长篇正本,长篇故事以说为主,时而穿插唱。说表时常用醒木、折扇、手帕为辅助道具。敲钹子打出许多花样,为表达书中人物思想、感情、动作的停顿和转换,以渲染气氛,给人美感。

说表既有第三人称的表述,又有“起角色”第一人称的代言,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描绘故事生动灵活。能将风云雷电、河水咆哮、山崩地裂,乃至马嘶、虎啸、鸟鸣、鸡叫等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生动渲染故事的环境和氛围,其丰富表现总是扣人心弦。演唱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加之浓重的浦东乡音,使其构成了独特的艺术形态,散发出南方曲艺特有的艺术魅力。

1949年后,浦东说书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双档、多档、小组唱和表演唱等形式,道具简单,无须乐队伴奏,并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因此被称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

上海各地相继建立的农村俱乐部和文艺宣传队,都有浦东说书表演。艺人们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了《养猪阿奶》《卖鸡》等大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好作品,其中《养猪阿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次被选入参加全国曲艺演出,名震大江南北。系列剧《三催轿》《三过桥》《三拜堂》等十多个剧目,曾荣获“全国山歌大赛”“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金奖。2008年,浦东说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浦东说书扎根民间,服务大众,不愧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之一。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