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助我迈进农科大门

□ 陈冠文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02 17:54

科海漫忆

高中时,我听了物理老师讲居里夫人为核科学献身的故事后,便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所感动,立志以居里夫人为榜样,终身从事科学研究。1973年,一个历史性的机遇让我踏进了农科大门,从此我在农业科研工作中摸爬滚打近40年。在这漫长岁月里,有过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喜悦,也发生了许多发人深省或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1969年,作为新疆兵团第二师24团10连文化教员的我,被下放到5连劳动。

翌年,连队安排我管理90亩稻田。我虽出生农村,但一直忙于上学,没种过地。当时老职工中有一种说法:“水稻难过6月关。”意思是说,当地种水稻,6月份容易死苗,并由此推出“6月份不能施化肥(尿素)”的结论。

为了检验这个问题,我就注意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结果发现:水深的稻田禾苗高而细弱,水浅的稻田禾苗矮而粗壮。这让我悟出了稻田水层管理的要领。

同时,我还在生长比较整齐的5块稻田做了一个肥料试验:分别施入每亩5公斤、10公斤、15公斤、20公斤、25公斤尿素,结果是,没有一块稻田死苗。这说明,施肥不是6月死苗的原因。

但6月份确有部分稻田出现死苗。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死去的禾苗根是黑的,下面的土壤也是黑的,用手掀动土层,可以闻到一股较重的臭鸡蛋味。后来我从书上了解到,这是草根、树叶在盐碱土壤的淹水条件下腐烂,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水稻死苗就是由于它的毒害。

自从稻田实现灌水自流化管理,其他的管理就比较轻松了。因此,我将稻田死苗的问题搞清楚后,就想再做一点别的试验。

那年,我将90亩稻田分成两块小条田,各种一个品种。水稻开花期,我想用两个品种进行杂交。等7月份给稻花去雄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被我身体挡住阳光的稻穗很快都开花了,身影外的稻穗仅有少数开花。太神奇了!于是我用草帽遮住另一片稻穗,几分钟后,草帽下的稻穗也都开花了,而草帽外的水稻很少开花。连续几次试验结果都一样。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还想到,如果用遮阴的办法能让水稻在晴天开花,就可以解决阴雨天影响水稻结实率的问题了。

第二天,我约了几个关系好的上海青年,将文艺演出用的幕布拿去稻田做进一步试验,4人各拉着幕布一角,罩住一大片稻田。几分钟后揭开幕布,结果和用草帽做的试验完全一样。但大面积稻田如何遮阴呢?

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想到熏烟的办法:在每个毛渠上堆放好柴火堆,一旦天气预报近几天有雨,可在晴天点火,让浓烟像幕布一样遮住太阳,使稻穗在阴雨天前开花。

可惜,那年水稻花期没有遇到阴雨天,试验未做成。

几年后,我读到关于水稻光敏性的报道,才知道那就是水稻光敏性的表现。这件事让我感到,农业科学试验中有无穷的乐趣,农业生产中也有许多未知的奥秘需要探索,这更增加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发现水稻“光敏性”之后,我继续进行水稻杂交工作。由于当时找不到用于作物杂交套袋的专用羊皮纸,我便用较厚的牛皮纸代替。因此,试验稻田里套满了褐色的牛皮纸袋。

一天,代管农业的赵副团长到五连检查工作,经过我管理的稻田时,看到稻田里套着许多牛皮纸袋,就问陪同的廖连长:“稻田里套那么多牛皮纸袋干什么?”廖连长回答:“是陈冠文做的水稻杂交试验。”赵副团长听后很诧异:“啊,小陈还喜欢干这个事!”

1973年,24团成立科研室(后改为团农科所)。赵副团长想到了我做水稻杂交的事,就提出把我调去。从此,我踏上了农业科研的人生旅途。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