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 军
五谷丰登户
六畜兴旺家
我国在历史上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这在春联中能够体现出来,例如:五谷丰登户,六畜兴旺家。
五谷本来是指五种谷物,但到底是哪五种谷物,并没有非常确切的说法,有人说是指稻、黍、稷、麦、豆,也有人说是指稻、稷、麦、豆、麻。“五谷丰登”的“五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五谷丰登”的意思是年成好,农作物有很多的收成。在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五谷丰登反映了人们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六畜是指马、牛、羊、猪、鸡、狗六种禽畜。古代的马用于骑乘、拉车和载重,在战争和劳作中作用很大;牛主要用于耕田犁地,能够替代人力;羊是祭祖祭神之物,被视作吉祥的象征;猪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猪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鸡能报晓,预报黎明、催人早起;狗既能守夜,又能帮主人狩猎。“六畜兴旺”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在这副春联中,从“户”和“家”两个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中,也能体现我国传统的建筑与祭祀文化。
先来看看“户”。户的甲骨文和金文都像是单扇的门形状,是一个象形字。户本来与门相对,因为门的甲骨文和金文都像是两扇门,门和户本来各有分工:门设在院落和里巷;户设在教室和房,与堂相通。古代的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古人用“登堂入室”表示登上厅堂后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并达到很高的水平。从字形来看,从小篆、隶书到楷书,“户”逐渐符号化。从意义来看,后来户和门不再区分,而是泛指门。
再来看看“家”。甲骨文和金文的“家”都是由外面的房子和里面的公猪两个部分构成的。房子后来写作“宀”,有不少带“宀”的字与房屋有关,例如室、宫、安(用房子里面有个女性表示安全)等,所以“宀”表示“家”的意义。公猪后来写作“豭”的字形,“豭”读jiā,表示“家”的声音,同时表示“家”的意义。可见,“家”不但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
在甲骨文中有一些关于祭祀的记载使用“家”,如“其侑报于上甲家”“仔于母辛家”等,因此“家”本来是祭祀的场所,也就是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部具备,叫太牢。在古代祭祀中,太牢的礼仪是最为隆重的。除了太牢,还有少牢。少牢就只有羊、豕,而没有牛。古代的天子才能使用太牢之礼,诸侯、大夫及其以下人等只能使用少牢,否则就是越礼。而平民百姓的祭祀,献上少量的瓜果和肉,已经足够表示对神的诚意了。正是由于在祭祀之时常用猪作为祭品,而母猪有繁殖后代的作用,不适合作为祭品,所以“家”的字形中会有公猪。
“家”可以用来指“住房、住所”。《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用“家徒四壁立”表示住房极其简陋,形容家中十分贫穷。“家”还可以表示“家庭、家族”的意义。《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意思是: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如果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作者系广西语言学会理事、文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