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物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 尹传红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02 18:12

《科普时报》“新春走基层 打卡特色博物馆”栏目,继刊出《穿越时空 触摸南京古城记忆》《龙年到洛阳古墓博物馆寻“龙”》后,今又推出记者发自成都的现场报道《三星堆文物“活”起来了》。

我个人感受,当下博物馆确乎也“热”起来了。这不,前几天北京市传出消息:春节期间,全市博物馆能开尽开,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在内的100余家都予开放,共推出各类展览和活动200多项。

就这当口,北京市科协公布2023年十大“年度科普展览”,《科普时报》多次报道过的中国地质博物馆“神奇元素在哪里”专题展览榜上有名。该展览的策展人、中国地质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卞跃跃告诉我,“神奇元素在哪里”选题来源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现实科普需求。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物质稳定保藏条件要求、实验过程复现风险难度等问题,公众认知大多停留在课本、实验室或者部分视频中,与科技类场馆中物理学科大量的声光电热力磁等演示相比,化学科普急需可知可感的沉浸体验与互动科普。

三个多月前的一个中午,我曾到中国地质博物馆观看“神奇元素在哪里”展览,现场聆听了热销书《美丽的化学元素》作者、为这个展览无偿提供了多种元素单质实物样本以及大量图文资料的吴尔平所做解说。他也谈及,通过展览,期望观者能以“关联、对比”的方式去接触、学习新事物。这个认知,触及从矿石到元素单质,再到生活中应用的串联,除了需要大量样本资源,还需要更多图文讲解知识、趣味互动体验等;缺少任何一环,展览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纵观以“博物馆课堂”为首的一类课外科学教育,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就是因为用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为主题展示“添砖加瓦”,从而跳出了传统的“纸面教育”,让学生们看得进去、学得入迷、记得牢固。

“神奇元素在哪里”展览延续了四个多月。这期间,北京大学、北京四中、黄城根小学等学校先后将专业实习课、化学课、科学课设置到专题展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还将参观地质博物馆作为寒假的选做作业,希望同学们通过参观自主学习,增进对物质和自然的了解,并跟校内课程形成有效互补。与此同时,学校、家长和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反馈,认为展览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想象力,培育了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自然资源的热爱。

“博物馆课堂”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00多年前,英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就指出,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并且以最完善的归纳方法来训练心智。他把博物馆当作民众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认为博物馆在形式、内容上都要考虑到它的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一次演讲中他还说过,对于生物学或生物学中某些学科的学习,可能没有比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它们的帮助更重要的了。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酷爱博物学,在他们看来,博物学实践是健康的户外运动与智力活动的有机结合。当时流行“用博物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其本质即是尽可能地“记录多样性与变化”。而“博物学”的英文为natural history,其中history的拉丁词根就有“记录”的意思。

从历史上看,各类博物馆均渊源于其收藏和展示功能,自然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延续着博物与数理两大传统。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学教育和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功莫大焉。“把课堂搬进自然博物馆”,这事儿兴许算不上新奇,但此中折射出的,乃是科技博物馆建设之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科技博物馆作为新型社会教育阵地之独特作用的展现。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