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助力野生动植物保护

□ 科普时报记者 赵汉斌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08 08:23

基于AI技术,“象脸”“猴脸”和“孔雀”可自动识别、自动预警;居民和游客免费下载亚洲象预警APP,能实时查询亚洲象种群分布信息。此外,卫星影像、3S技术等,也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护与恢复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新兴数字技术,拉近了人与野生动物的距离。

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数字技术应用,助力栖息地修复和食源地建设

这几天,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的红外摄像头前,森林里云豹、金猫等珍稀野生猫科动物纷纷露脸,频频“走秀”,引人关注。这是云南省通过科技赋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云南省林草局获悉,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广泛应用,探索构建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旗舰物种信息化监测保护体系。

在云南省各自然保护区,以红外相机和视频监测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网格化监测系统已然完善;以无人机、人员跟踪与固定设备相结合的亚洲象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加紧建设。2021年,云南省通过无人机监测,向全球“直播”了亚洲象北上南归的过程,彰显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的输出,绿孔雀、金丝猴、长臂猿等珍稀动物的身影走进公众视野。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忠员介绍,这些珍稀野生物种频繁“扎堆亮相”,表明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根据野外脚印、粪便的研究,也能说明近年来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目前,数字技术还被云南广泛运用于健全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创建国家植物园、救护繁育中心等迁地保护体系,实施栖息地修复和食源地建设。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4%以上。亚洲象、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黑颈鹤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3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濒危状态,物种多样性丧失趋势正逐步扭转。

智能追踪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管理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远红外相机、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推进了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以北京为例,去年年底,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启用的AI“鸟口调查员”——智慧鸟类监测系统,通过捕捉鸟类的叫声和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出鸟类的种类。

“我们在全市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等数字科技,实现对部分野生动植物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高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监测精度和效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三级调研员纪建伟介绍说,这类智慧监测技术设备,将在未来首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大展拳脚”。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数据分析,随着新科技手段的“加持”,以及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

据介绍,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6群、37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万余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50余头增加到300多头;“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6万至7万只恢复到30多万只。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