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自然博物馆什么样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曦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29 08:42

打卡特色博物馆

3月春光明媚,北疆博物院里,一场场精彩的科普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这家坐落在天津五大道的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创建于1914年,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它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一流的博物院。

北疆博物院也是国内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陈形式、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自然博物馆。

百年博物馆有看头

推开北疆博物院厚重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参观者不禁惊叹,这里居然藏着一个百年前的“动物世界”。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它已经在此静静“守候”了80多年。

与它一起被展出的还有贺风(近)三趾马,它是国内发现的该物种第一个完整头骨;双叉四不象鹿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有记录的四不象鹿化石;似锯齿似剑齿虎完整的头骨化石标本在我国亦属罕见……

1914年至1938年,桑志华在中国北方地区科考24年,足迹遍布黄河以北的十几个省,揭开了神州远古人类家园的神秘面纱。

“北疆博物院共展出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动物学与植物学藏品近2万件。”天津自然博物馆古生物部副研究馆员许渤松如数家珍,“其中一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英岩石核,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推移至数万年前;一颗河套人牙,开启了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

不只是单纯的文物展示,北疆博物院还将标本库房、研究工作区域等全方位开放,并依据原始照片、展品等资料,复原了北疆博物院当时的古生物藏品库房、动物实验室、昆虫实验室等场景。

科学保护让文物永生

“这些动物就像活的一样,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的每一根毛都那么清晰。”正在北疆博物院参观的小学生王知闲兴奋地对记者说。

虽然历经百年,但在北疆博物院参观,能感受到的只有历史感而无岁月的沧桑,所有藏品风采依旧。工作人员运用多种现代文物保护技术,让岁月定格,让文物永生。

为了给文物创造更“洁净”更“稳定”的环境,北疆博物院建立了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同时增加文物保存环境调控设备,改造展柜、配备文物囊匣等装置,对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

当年桑志华在野外考察时,每到一地都会结合已有地图,绘制详细的地质地貌、遗址分布等各类平面图。在遗址发掘过程中,他还会亲手绘制符合学术规范的地层剖面图,留存超过100万字的野外工作日记,以及数千张珍贵的照片和底片。

如今,这些文献资料已成为北疆博物院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文物之一,其中包括1.4万册(件)图书资料。

纸质资料的保存难度大,每一次翻阅都会对文物资料造成损伤。如何破解保护和利用之间的难题?答案是数字化。

重要文献资料经过数字化,成为“电子版”文献,传阅起来更便捷,读者无需再翻阅原件,大大提升了北疆文献资料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科普活动让标本“活起来”

春节过后,北疆博物院针对青少年的特色科普活动陆续“上新”,百年博物馆有了孩子们的加入,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为了让北疆博物院的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我们的科普活动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助力天津全域科普。”天津自然博物馆科普宣教部主任吕丽说。

“北疆博物小小讲解员”训练营已举办八期。活动邀请了天津自然博物馆动物部、植物部、古生物部专家老师授课,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翻制模型、修复标本、制作标本。了解北疆历史、学习动植物和古生物知识后,孩子们再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成讲解词,为参观者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领悟科学家精神、博物精神、工匠精神。

今年,北疆博物院为了丰富科普活动形式,还推出“奇妙夜”“小马饲养员”“重走北疆科考路”等研学活动,把百年前的文物和历史与现代结合,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参与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从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此外,北疆博物院还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我为国宝代言”“我和博物馆的故事”等图文征集等活动,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性,让一个个文物变得更加鲜活。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吕丽表示,“同时我们也将继续讲好文物故事,激发文物活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科普资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