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碳小白”到“碳达人”

——我在北京做城市行道树固碳能力调查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3-29 08:43

□ 刘玥含

编者按 因偶然发现北京市行道树碳汇数据相对比较匮乏,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于是,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作者对北京市行道树固碳能力进行了一次实地科学调查。

============================================================

北京市碳汇能力排名前三位的行道树种是——白蜡、毛白杨和国槐。这是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我花了三年的周末时间得出的结论。

三年前,我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就在心里做起了计算题,2030年我20岁、2060年我50岁,如果能够参与其中,该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偶然发现研究空白

一名“碳小白”中学生,离“碳达人”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在老师赵溪的帮助下,我确定了目标——进行北京市10种行道树固碳能力研究。

在前期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现有碳汇研究的重点是森林碳汇。对于行道树的碳汇能力测算,在中国知网上仅查阅到三篇文献,且都不是对北京城市行道树的碳汇能力研究。其次,城市行道树与森林有很多不同之处,无法套用现有的森林碳汇的计量监测标准。

总之,是时候进行一次针对北京市行道树固碳能力的研究行动了。

学习专业知识自我“扫盲”

第一步就是“扫盲”。我利用周末时间通过上网和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我国目前在树木碳汇方面研究的进展和结论,并对一些专有名词如碳汇、固碳、异速生长方程、生物量进行了认知和理解。

意外的是,我发现北京市行道树碳汇数据相对比较匮乏,且选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都超乎我的预计。

幸好,两位碳汇领域专家的支持也为我增加了不少底气。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马文林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碳中和及其途径的研究,愿意为我提供帮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监测中心(市林业碳汇与国际合作事务中心)副主任张峰老师对我更是雪中送炭,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多次耐心细致地讲解并帮我寻找解决办法。

调研+计算 提供科学依据

此后的每个周末,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我都和父母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寻找着目标树木。

一旦锁定目标,我就从包里取出大、小卷尺和树木测高仪,一通测量,并将测得的胸径、树高、树间距,填入表格记录下来。

得到实测数据后,下一步是专业性更强的一系列函数代入、数学计算,以及推导公式的工作。

我的研究路线以10种乔木行道树各20株作为研究对象,以胸径/树高——地上生物量——全木生物量——碳储量——碳汇量——单位路长碳汇量,建立较详细可靠的城市行道树固碳测算方法流程,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行道树固碳能力评价体系,为新建道路的行道树选择从低碳角度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得出研究成果

历经多次“至暗时刻”,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计算推导,我得到了以下数据计算结果,并进行了研究分析:

树木平均生物量前三位分别为:毛白杨、白蜡和英国梧桐。树木的碳储量前三位分别为:白蜡、毛白杨和国槐。碳汇能力排名前三位是:白蜡、毛白杨和国槐。说明树木固碳能力与全木生物量、含碳率有关。

其次,树木的胸径标准偏差数值大于树高标准偏差数值。这说明树高的变化小于胸径的变化,这符合城区的行道树特点,也是城区行道树与森林最大的差异之一。

第三,我在研究中引入了树间距因子,推导出“单位路长碳汇能力测算公式”,从而更方便快捷测量更大规模行道树的固碳能力,建立较为完整的城市行道树固碳能力评价体系。这也是我的研究创新点。

此刻,我心潮澎湃。这篇文章凝聚了我近三年的心血与汗水。回到最初的问题,“碳小白”到“碳达人”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一颗好奇心的宽度足矣。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初二7班学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