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心系的影集出版了

□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5-17 08:34

缘起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历时10年,一本厚重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近日在李约瑟的思想和精神遗产研讨会上面世。

李约瑟是20世纪中英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人物。81年前,他在英国官方的支持和派遣下,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在战争期间走访了300多所大学、科研和企事业机构,被中国人称作“雪中送炭的朋友”。

通过珍贵的图片和文献,此次面世的新书让我们仿佛再次看到李约瑟这位穿着中式长袍的西方学者,深入中国战时后方腹地开展考察研究的身影。在1943年到1946年的中国之行中,李约瑟的足迹遍及云贵高原、天府之国、河西走廊、东南沿海、华北平原。他看到并感受到了中国知识精英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所焕发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从中领悟到中国文明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孕育着不可撼动的巨大精神内涵和力量。

作为一名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学者,李约瑟为我们留下了皇皇巨著。作为20世纪的一名思想者,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也同样独特而精彩。

文化纪录片《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提到,李约瑟是继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之后,欧洲又一位东方探路者,引导20世纪西方国家及学者对中国文明和科技展开了全新的解读。

在用相机记录到中国流落在穷乡僻壤中的文化遗迹和科教星火后,在当时,他希望不久后能在英国和美国出版一本战时中国科学技术影集。李约瑟之所以如此看重在中国生活和旅行的经历,在于他从中找到了值得自己一生去追求的事业,那就是通过东西方文明的互鉴,增进东西方之间的了解,从而为人类的未来开辟一条合作、繁荣的和平道路。

如今,这批照片终于完整出版,系统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我国科教机构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状况,也实现了李约瑟的夙愿。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