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科幻作家跨时空对话

□ 刘 兵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5-17 08:34

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评选结果正式发布,旨在聚焦科幻作品本身,探索下一个时代的重要科技想象,并寻找未来世界的解法。

“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推选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成都市科幻协会、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与四川科技报联合承办,亚洲科幻协会、中国科幻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等协办,统筹了科学、科幻的政府、院校、协会等多家资源,打破了科幻和未来科技的壁垒。

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预言。确实,历史上一些经典科幻作品中想象的科技概念,在后来都一一得以实现,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就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来说,一般不再将科幻的预言功能视为科幻最为本质的特点。在一定的限定下,科幻作品对未来的预言,仍有部分价值。与此同时,一些在科幻作品中的预言虽然还未在现实科技发展中得到实现,或只有部分实现,但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未来发展的看法。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经专家和公众的多轮投票,“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最终评选出了最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走进现实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未来科技,榜单依次为:太空电梯、赛博空间(虚拟世界或元宇宙)、脑机接口、纳米机器人、生物计算机、人体冬眠、机械外骨骼(动力装甲)、戴森球、量子计算机、脑库(脑域)。

当然,在浩如烟海的科幻作品中,曾被科幻作家基于惊人的想象力而构想出的未来科技远不止这10项,但被评选出来的这10项预言,就其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可预见的可实现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在公众心目中的深刻印象来说,肯定有相当大的代表性。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出版的这本《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跨时空碰撞》,便是以这次“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评选结果为基础,在概述了(显然也不可能穷尽)这10项预言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情况后,邀请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大都是国内著名创新传播平台“CC讲坛”的讲者,对这10项科技在现实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发展情况、实现的可能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展望,特别是对于这些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争论也有论及。

显然,这样一本结合了科幻想象和科学研究前沿现实的图书,对于公众在未来科技发展方面的了解和思考,是有重要价值的。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普读物,无论是对科幻感兴趣,还是关心未来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读者,此书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作者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