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如火如荼——

看!科技正在改变生活

□ 科普时报记者 陈 杰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5-30 22:21

能说会跳的智能人形机器人,用一张照片就能生成数字人的智能平台,可以给生鹌鹑蛋剥壳的手术机器人,能爬陡坡的山地轨道齿轨铁路……在5月25日北京首钢园启幕的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展览上,科技正在向人们展示着其改变生活的无穷魅力。

走进展厅,医疗健康展区最是抢眼。展台上,工作人员演示着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旋转200度以上采集患者信息,仅十几秒就“揪”出了有微小斑块病变的血管;术锐机器人展台正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一款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机器人剥下了一颗直径2至3厘米的生鹌鹑蛋的蛋壳,薄如蝉翼的蛋膜完好无损……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台上的这些前沿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景之中。

同样是机器人,智能制造展区智瞰深鉴派出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钢宝”更具明星气场,众人围观之下依然是翩翩起舞。智瞰深鉴CEO赵彬告诉记者,“钢宝”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力、大数据机房等工业巡检场景及一些危险工作场景,工作能力已经媲美人类。“随着AI的迭代以及成本的不断降低,服务类人形机器人会很快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想更全面体验AI的神奇,当然还得去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在排着长队体验数字人制作的小哆智能展台,人们仅需一张照片,3至5秒就可生成专属3D数字人形象,输入3至5分钟短视频,则可生成与本人高度相似的数字人。“目前,个人用户已经能很方便且低成本地定制数字人,去完成一些诸如客户服务、数据录入与处理、直播销售等工作。”小哆智能展台负责人何明航告诉记者。

交通运输部展区,全国首条山地轨道齿轨铁路沙盘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有别于传统列车和高铁,我们创新采用‘齿轨+轮轨’双制式驱动,固定在车轴上的齿轮与轨道上的齿轨相啮合增大牵引力,最高可在480‰度(坡道夹角达22.5度)的坡道上安全行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山地轨道齿轨铁路具有爬坡能力强,兼具生态环保、安全舒适的特点,可全季节、全天候、全地形运行。

展厅的另一侧,好房子移动展示房不仅配备了全屋智能系统,还拥有诸多“小而美”的设计,如可移动衣柜、儿童折叠床、折叠书桌等,让54平方米的空间也能享受三居室的便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台上,由6套分别按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标准建造的未来建筑实验平台,都在引导着人们开启对未来人居环境的无尽遐想……

纵览2300平方米的展区,接地气成为主旋律。在这里,科学技术所展现的,是一条正在或将要改变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清晰脉络。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