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农业农村部展区“智慧蜂业与生态”项目展台前,一群“小精灵”格外醒目——透明的蜂箱里,无数蜜蜂正围着巢脾,忙碌地飞舞、爬行着。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温室大棚里培育出的反季节农作物,但很多人觉得番茄、草莓等蔬果似乎不如以前好吃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蜜蜂博物馆馆长王秀红表示,早期温室培育出来的果实没有自然种植的好吃,授粉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蜜蜂是经过自然选择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物种,授粉的时间和效果都恰到好处,蜜蜂授粉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如今,只要为温室大棚配备上智慧型蜂箱,就能计算出适合的蜂种、蜂群数量和授粉时机。王秀红指了指展台上另一个盒子中,一种体型更大、毛茸茸的蜂类,说道:“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蜂种不同,这种熊蜂也是授粉的好帮手。比如,番茄的花朵结构特殊,大个头的熊蜂飞行时声震效果更强,能够刺激番茄释放花粉从而更好地完成授粉;而草莓的花比较小,容易被熊蜂破坏,所以适合蜜蜂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