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海外学子终归来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5-30 22:23

一封公开信唤起一段家国情;一张白床单、一瓶红药水“绘制”了留美学子想象中最初的五星红旗……新中国成立初期,响应党和国家“祖国需要你们”的号召,海外科学家和留学生们踏上了归国之路。

但此次“归来”并不是一趟“顺风顺水”的航程。1950年8月31日,载有128位归国留美学者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起航,驶向他们心中惦念已久的祖国。在途中,赵忠尧、罗时钧和沈善炯等3人却被无端扣留关押在日本两个多月。

这些留美学子,胸怀“科学救国”理想,远航留学,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寻求民族振兴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时,也是他们学成之时,心怀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他们迫切希望为新中国效力,从而形成留学归国潮。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当局于1951年10月发布禁令,明确禁止学习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离境。1955年,经过中国政府交涉,美国政府终于解除了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禁令,催生了第二波留学生归国潮,200多名留美科学家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在这一时期,包括李四光、华罗庚、赵忠尧、葛庭燧、李薰、吴文俊、钱学森、郭永怀等留学和旅居海外的科学家在内,累计有1500多名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极大推动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0位,3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8位都是留美归国科学家。

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出的“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一)”专题展,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17位留美学者胸怀报国热情,克服艰难险阻,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和“威尔逊总统号” 毅然回国效力的故事。

展览展出亲历人员所用实物等展品50余件,史料图片近150张。通过展览,我们将搭乘留美归国客轮,穿越时空的长廊,一起感受留美归国科学家群体强烈的归国决心和家国情怀。

(科普时报实习记者 王文洁)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