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无比漫长的“寒假”之后

□ 尹传红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06-28 10:28

尽管早有预期、早已知晓,6月24日那天接到谭先杰医师的电话时,我还是满怀激动与喜悦之情,向他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此时此刻,他捧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刚从人民大会堂走出来。当他说及给他颁发证书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时,我的心又为之一振。我告诉他,1995年春,身为《科技日报》记者的我,曾到武汉李德仁院士家做过采访,真没想到30年过后会有这样一次“再会”。

思绪飘飞,回到了10年前,我与谭先杰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那是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一次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评审会上,谭先杰作为项目申报人参加答辩,介绍他创作的一部女性健康科普图书。提问环节有一位评委问道,是怎样的契机让他成了一名男妇产科大夫,并致力于女性健康科普?

我记得他先答了一句:缘于对母亲的怀念。接着缓缓讲述了他12岁那年发生的事情。

刚放寒假,他就急匆匆地从县城往偏远的农村老家赶去。可在离家六七百米远的地方叔叔把他截住了,拉着他一起吃午饭。他心里惦念病中的母亲,执意要先回家看看。叔叔却道母亲赶集去了,让他等一会再回家。跟叔叔一家用完餐围在一起烤火时,叔叔才吞吞吐吐地说,他的母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由于怕影响他学习,母亲临终前请求家人不要将她离去的消息告诉他……

那一瞬间,谭先杰还没有哭出声来,就直接晕了过去。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晕倒。醒过来后,他不时回想起慈祥的母亲生前其实给过他不少暗示,那是一种爱与痛的深情道别,可他当时懵懵懂懂,不以为意。

那个寒假,对他来说无比漫长;那个冬天,他感觉特别寒冷。也就在那个时候,他下定决心长大以后要当医生。后来得知母亲因患妇科肿瘤去世,从医之后他又选择了妇产科,当妇产科医生。

听完谭先杰的故事,评委们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我已然双眼噙泪。过后不久我们再次碰面,我跟他讲了我自己的故事:我11岁那年,我挚爱的奶奶病逝,我度过了一个“寒冷”的春天。当时大人们告诉我,奶奶得的是食道癌。将近10年之后,我看到奶奶当年的病历,才惊讶地获悉,奶奶得的实际上是宫颈癌(妇科肿瘤),我不明白当年的大人们为什么要骗我?

话题由此生发开去,我们都感慨女性健康科普尤其是生殖健康科普,确有其特殊之点困难之处。后来他又告诉我,他在母亲去世30年之后的2012年夏天,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期间,以妇科肿瘤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细致梳理后判定,母亲当时得的是子宫内膜癌——母亲有绝经后再次出血的现象,这个警示信号却被忽视和误读了。当年家人若是有一些医学常识,让母亲能够早些就诊,应该是可以治愈而不致过早离世的。

“关爱妇女,保护母亲”,让“始终做科普”成为行医准则——谭先杰的科普之路就这样走开了,而他的女性健康科普专栏“落户”《科普时报》迄今已4年有余。在他荣获国家大奖之际,编辑部同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代读者朋友向他表示特别的谢忱!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