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道
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而名列中国24种名茶的六堡茶,随着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管理新理念的提升,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广西梧州是六堡茶的原产地,也是著名的“茶船古道”起源地,更是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北回归线从梧州市区穿境而过,造就了当地生态环境美、光热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的地理特征,为茶树种植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孕育了品质独特的梧州六堡茶。
历史上,六堡茶因具有独特的祛湿、调理肠胃功能,而畅销我国粤、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是著名的“侨销茶”。每年产茶季节,梧州六堡镇所产的茶叶,都会从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沿六堡河、东安江、贺江、西江而下,中途换装大木船、大货船,直达广州,再从广州走向世界。
每年的2月至11月,六堡茶产区均可进行采摘。因而,采茶也已经成为爱茶人茶山游的必选项目。一拨拨爱茶者来到这里的茶山,体验茶叶采摘的乐趣,了解相关知识。在“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变成草”的茶区,他们得知茶农必须“及时抓住开采时期与各批次的采摘周期,适时停采,是采好茶的关键”等秘诀,掌握折采、提手采等方式,弄清何谓春茶、夏茶、秋茶,何谓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在茶农的现场科普下,一个个力争从茶农眼中的“城里闲人”变成“专业采摘人”。
为了六堡茶青春永驻,更受消费者青睐。几年前,六堡茶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团队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战略目标,发挥六堡茶原产地、原种茶、原工艺“三原”优势,开展六堡茶品种选育、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低产改造等一系列科研工作,并为实现茶产区的产业梦潜心实践、研究、总结,于日前精心推出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堡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书。该书以图文并茂、直观实用的方式,为读者系统介绍了六堡茶产区茶园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内容包括适制六堡茶的茶树品种、良种繁育、生态茶园建设、茶树修剪、主要病虫害防控、自然灾害防控、低产茶园改造等。书中图文皆源于生产实践,能够让六堡茶行业的管理者快速掌握六堡茶栽培要点;让茶农及有志于此的年轻人能轻松种出好原料;对于六堡茶的爱好者,该书有助于其更好地了解六堡茶的独特品质。
“在不久的将来,梧州随处可见风景如画的六堡茶园,茶园里种植着梧州自主选育的当家良种。”六堡茶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研究团队的愿景,通过这些年繁育茶苗、扩大茶园、培育茶企、培养茶师、形成茶市、打造茶城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正逐步成为现实。
2011年,梧州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梧州六堡茶成功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2022年,六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瞧,那些曾经“年年栽茶不见茶”的茶园里,掌握六堡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茶园管理新理念的茶农、茶企,已让茶园拥有了满眼翠绿。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的中国历史名茶——六堡茶,正在续写“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致富故事。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