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这一天,武汉这座城市有8所中小学校比往日更热闹,不时传出掌声、笑声。原来,有一些满怀热忱的科普作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来到孩子们身边,传播科学知识,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
作为科普图书创作与传播论坛的配套活动,8位科普作家走进校园,来到孩子们的课堂上,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及捐赠科普图书和《科普时报》等形式,与学生们亲密互动,鼓励并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普阅读,助力培育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善于学习
“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需要大脑哪个部位的参与?”“人脑有多少个神经元?”随着专家抛出一个个问题,同学们开始踊跃地举手,争先恐后地互动起来。除了科普脑科学知识,专家还有针对性地告诉学生多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故事记忆法、分块记忆法、代码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理解记忆法、首字母记忆法等,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正在讲课的是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欣。
同样擅长传播知识的还有科普作家、湖北省优秀科普人物刘从康。这不,他以《节气与物候》为题进行了讲座。“节气为什么出现在中国?节气‘科学’吗?”看到学生们陷入思考,他便娓娓道来,为学生们讲解了四时、八节和二十四气。紧接着,他以武汉的植物为例,结合古诗词中提到的节气,让学生们从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照片和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中“看”到节气和物候。
教育科普作家、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峥嵘通过“彩虹尘埃”“投射效应”“白熊效应”等心理学的小游戏和同学们互动,告诉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认识“自己”
“老师,含有性激素的食物会不会影响长个子?”“开灯睡觉是否影响长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金润铭为孩子们耐心地解答问题。
金润铭向孩子们科普了健康生长的“秘诀”。一是合理营养,二是按时睡觉,三是保证体育运动。报告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用热烈的掌声感谢金润铭教授。
在“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看来,除了自己的体魄,认识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是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为此,他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国科技和世界大势》的科普报告。
袁岚峰指出,近些年,中国累计发明专利数量、每年申请和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都排在世界第一。“尽管我国的科技进步明显,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赶超先进作出贡献。”
感受世界
探秘雅丹魔鬼城,重走玄奘取经之路,穿越神农架原始森林无人区,攀登哈巴雪山和玉珠峰……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彭绪洛,与学生们分享了探险经历。彭绪洛告诉学生们,在探险中要时刻保持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尚未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身心素质的未成年人,可以先在阅读中“行万里路”。“恐惧来源于未知。当你了解足够多的科学知识,你就不会再害怕了,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一艘航空母舰到底有多大?以美国现役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它约有20层楼高、飞行甲板面积大约3个足球场那么大,2200多个水密舱,相当于在它的“身体”里藏着大大小小的房间。如果让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里面挨个住上一遍,等出来时就该上小学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田小川,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船舶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她鼓励学生们从小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
台上老师讲得生动,台下400多名学生听得认真。看着视频里航母驶向蔚蓝的大海,战机从甲板上呼啸起飞的画面,一位小同学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深秋的武汉,大街小巷的栾树枝头上挂满火红的小灯笼果。栾树的花语是“奇妙震撼,绚烂一生”,恰如走进校园的专家学者的心愿——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每一位科普作家无不是胸怀科普从业者的使命,满心欢喜地向孩子们展现更大的世界,尝试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吸引孩子们走进科学的殿堂。希望科学知识可以带给孩子们奇妙震撼,更希望他们可以拥有绚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