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的“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创立于2016年,即将进入创立的第10个年头。
过去9年多,“达医晓护”以学术为纽带,团结了全国20个省区市的交叉学科领域的500位专家,形成了集科普作品原创、自媒体运维、实体项目落地、科普人才培养、医学传播研究和科普政策研究于一体的科技志愿者团队。
迄今为止,智库建设有“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和“达医晓护”网站,形成了143个线上子刊,覆盖了“病、看病、看待病”的全学科领域;累计原创科普文章、音频、视频超过5000部,全媒体平台网络点击量超过10亿人次;出版科普书籍、学术专著超过20部,中文、英文、印地文、意大利文全球累计发行近100万册。团队负责人是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王韬。
在原创科普学术化理论的基础上,“达医晓护”先后提出了医学传播学学科构想和大健康工程学科理念。团队创新提出大健康工程是以医务人员为主导,健康相关交叉领域人才共同参与,集医疗医药、健康咨询、智慧养老、科学健身、营养保健、休闲娱乐、健康保险等于一体的健康系统工程;主张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突破“治病”的视野局限与业务壁垒,以专业的医疗或健康知识为核心,指导、参与、监督大健康工程的研究与实施,有效延伸传统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推动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格局。
目前,“达医晓护”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科普中国”共建基地、中国科协战略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上海市科协科学传播特聘团队、上海市发展战略研究所共建单位、上海市“十三五”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示范项目。团队宗旨是通过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大健康工程体系探索和医学科普实践,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不仅影响公众健康行为,同时参与公共健康决策。
12月15日,“达医晓护”第六届学术年会将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除了盘点过去10年智库的发展历程,还将进行第二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的表彰仪式。
该活动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少年儿童出版社、万方医学网和“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主办,本年度共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223家医疗机构与医学院校的自荐推荐材料。通过形式审查、网评、会评,本次年会将对优秀科普视频脚本、优秀科普文章、优秀个人、优秀组织单位与优秀组织专家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