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叔叔: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马上过春节了,大家又要团聚一起了,尤其几个阿姨要从外地赶回来过年,让我忐忑不安。因为,这一年过得好不好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曾因偷偷把手机带到课堂,被学校警告处分过;还有晚自习后偷偷点外卖,在学校栅栏递进时,被学生会巡逻的干部逮到,被政教处全校通报。
虽然学校的各种处罚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尤其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春节期间,我很担心大嘴巴妈妈兜不住秘密,她以在家人面前聊我从小到大的“黑料”为乐。我今年这么多“黑历史”,如果都被“曝光”,叔叔阿姨们又要笑话我了。还有,我因为怕被揶揄不敢走亲戚,自己的压岁钱可能会因此缩水,真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怡菲(化名)
==============================
怡菲同学:
你好!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分享一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家庭聚会相对私密,最亲近的人之间相互倾诉,难免聊到涉及孩子的话题。
看起来,你这一年在学校没少折腾,很有画面感,像只顽皮的小猴闯进了校园,上蹿下跳,活力十足,似乎也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
你现在最担心的是“黑料”被家人知道,似乎有些焦虑的情绪。首先,你要明确什么是“黑料”。你的“黑料”是自己认为的,还是大家都觉得是“黑料”?
我们可以认为,黑料是偏离正常道德评价的事情,但每个人评价的标准不同。黑料也有4个窗口: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属于全部公开的,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属于隐藏区,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属于盲区,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属于隐秘区。这是心理学“乔哈里窗”理论的4个窗口。其实,你的黑料在学校属于全部公开的,很多人都知道了,那么这也不算什么秘密了,对自己的心理影响也最小。
我们再来厘清一下你的担心,你的“黑料”最不想让谁知道?他们知道后对你影响有多大?他们在乎你的“黑料”吗?
你认为的“黑料”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在家庭中,你希望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设”,但其实不同年龄的家人对你的“黑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你不守班规,不守校纪,但更多的长辈会从亲情角度出发,看到一个不守规则到处乱撞的小孩子,满屏跳动的青春。
从同辈来看,更多人会聚焦你的闪光点,对你的“黑料”也许并不在意。
你担心妈妈过度宣扬自己的糗事,可以跟妈妈事先打好预防针,告诉妈妈你已经长大了,请她忽略掉不美好的记忆,把值得骄傲的学习成绩跟大家说,但也不要造成炫耀的感觉,给自己的同辈造成压力。
还有,亲友不会因为你有“黑料”而拒绝给压岁钱,压岁钱是长辈对你成长的祝福,你大可以勇敢真诚地去拜年。
你在乎别人的评价,在乎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这也是社会化进程的标志,也是一种成长的见证。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在学校的“黑料”会越来越少。新的一年,希望你能跟既往的“黑料”说声拜拜!
大耳叔叔
==============================
案例反思
“黑料”是指那些不为人知的负面信息或秘密,处于道德边缘。黑料对声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些信息可能揭露真相,但也存在误导公众的风险。因此,个人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和处理这些负面信息,信中的孩子需要和妈妈好好沟通,成年人则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或者通过正面宣传来减少负面影响。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心理学教师)
青春的路上一个人独自行走,是否有很多心思无人倾诉,很多想法无人理解?那就给大耳叔叔写信3548004514@qq.com,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