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球幕飞翔影院、10个元宇宙光影聚落,千余人共赴一场科普视听盛宴……2月15日,地处大巴山脉南麓的四川省巴中市迎来了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的召开。
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为何“花落”巴中,它拥有着怎样独特的科普资源?
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介绍,巴中已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县1个,建有实体科技馆8个、省级科普惠民共享基地12个,持续推动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提升。“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禀赋,还包括世界上母岩发育地质时代最多的诺水河溶洞群,亚洲最长天然‘红地毯’光雾山,被称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石窟,具有千年历史的恩阳古镇,这些都将为科普工作提供绝佳载体。”高鹏凌认为。
会议首日,国家级科普视听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恩阳科普大视界正式启用。走进科普大视界,我们也能寻到答案。
这里仿佛是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神秘大门。知力科普馆内,按下模拟火箭发射互动台的按钮,眼前的宇宙飞船仿佛挣脱地心引力,直冲云霄;在影立方(VR虚拟互动体验馆),坐进游戏舱、戴上VR眼镜,瞬间被卷入一个天旋地转的废墟世界,科幻氛围扑面而来;踏入飞翔影院,随着影片《海底世界探秘》的开场,座椅缓缓前移,仿佛一艘潜水艇正潜入深蓝,在失重感、雾气、微风的配合下,让人仿佛置身大海当中……
热爱科学的巴中市恩阳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周雨涵说:“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飞翔影院的电影,看完后感觉什么地方都去过了,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强大力量。”
10位院士开讲科学课
除了多个沉浸式数字光影科普视听场馆外,10位院士带来的科普讲座也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院士围绕宇宙奥秘、中国高铁的创新与发展、AI的超能力、碳的奥秘等主题,为来自多个中小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知识的盛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家刘嘉麒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火山的有益一面。“现在天体科学正在向深地、深海、深空发展,但是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火山。”他提到,目前人们能探知的地球深度只有12622米,且只是一个点,但是火山能带来地下几十乃至上百千米的信息和物质。“即使登月、上火星,其观测点和着陆点也要考虑那里的火山,去年我国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地点就是一个古火山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为大家揭秘了“藏”在高速列车里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科技细节。高速列车跑得快了,车内瞬变压力很容易导致耳朵疼。“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在动车组里,压力的变化一秒内不能超过500帕,3秒内不能超过800帕。在这个范围内,旅客的舒适度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复兴号’的技术条件目前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卢春房讲道。
大会还邀请了多位知名科普大V。“一杯‘葡萄酒’倒进不同的杯子里,是怎么变成‘白开水’‘牛奶’‘苏打水’的?”被“好奇宝宝”团团围住的英国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主任戴伟正在讲解神奇的化学实验。他鼓励孩子们,“跟爷爷合影以后,你们要保证更加努力地学习科学知识,因为你们是未来的科学家。”在一声声“好”的回答中,科学的种子已然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静待生根发芽。
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由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广电新视点中心、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委员会、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管委会、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