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启发式教学

□ 白天择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3-14 09:5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个新学期,我国多地中小学校刮起“AI风”,AI技术正以多种方式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面向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掌握知识点,进行逻辑思路的推理,然后逐渐接近最终答案。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传统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即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之对应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育”。启发式教育通常采用提问的方式,例如孔子和子夏“绘事后素”的典故,子夏经过孔子的启发“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能画上色彩”,明白了“忠”在“礼”前的道理。

启发式教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产婆术”,到如今教育部进一步强调“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始终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启发式教学的不同实践,只不过是对原有方法的延展和探索,其本质内涵是不变的。

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有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人才,但实际上也要“因人诱导”,要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孔子教学为例:

孟懿子是鲁国的权臣,他的问题可能更偏向于如何在社会规范中体现孝道。孔子指出:父母在世时,要按照礼制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制安葬和祭祀他们。强调了孝道与礼制的结合。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他的问题更偏向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孔子指出,仅仅供养父母是不够的,因为狗和马也可以被养。真正的孝道在于尊敬父母,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敬意。

子夏也是孔子的学生,他对孝道的理解更注重情感层面。孔子指出,孝道的关键在于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而不是仅仅完成一些表面的义务。如果子女在照顾父母时态度冷淡,那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孝。

关于孝道,孔子对于不同弟子提问时的回答也是不同的,他的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各得其益,促进学生的个体养成,促进完美人格的塑造。

现阶段,启发式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例如,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天宫课堂”通过“太空转身”“水球振动”等太空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航天员的现场演示和互动提问,让学生在探索未知中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充分证明了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人工智能时代,要将启发式教学融入日常课程,利用线上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人工智能虽能高效处理数据和重复任务,但缺乏人类的创新思维和情感理解。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让他们在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领域发挥价值。

未来,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索启发式教学的多样化实践,结合AI等现代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具启发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学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