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年会的AI“新玩法”

□ 科普时报记者 张英贤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3-28 09:47

机器人“夸父”不时举起胳膊向人群挥手致意;机器人“亚当”一会儿弹奏吉他,一会儿“耍”起太极拳;一群身高与五六岁孩童相当的“加速T”机器人排成一队,迈着小碎步“巡场”……3月27日至31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场“科技感拉满”的全球创新盛会带来了无限新意。

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若华告诉科普时报记者,今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汇聚了近百台机器人,国内有名的“明星”人形机器人基本上都到齐了,成为本次论坛年会的一大亮点。

努力练字的“书法家”

在展区一角,一位外形酷似真人的数字孪生机器人正专注地挥毫泼墨,书写着“中关村”3个大字。桌上散落着几张他此前的练习作品,若你凑近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每一份草稿的字体风格都略有不同。

“这位书法机器人到中关村才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在精进自己的书写技巧。”徐若华介绍,“如今,他已经能够熟练地写出‘中关村’3个字,其书法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

据了解,机器人书写毛笔字是一项复杂的训练过程,需要实现手指、手腕、手肘之间的灵活协调。这不仅是对机械控制的考验,更是一个通过AI持续学习与改进的过程。

“巧手”茶艺机器人

如果口渴了,不妨去体验一下茶艺机器人的服务。只见一只白色的机械臂灵巧地取出一个塑料杯,随后稳稳地提起茶壶,完成点茶、倒水等一系列复杂动作后,将一杯清香四溢的“小青柑”递到记者手中,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为何茶艺机器人能够如此平稳地完成泡茶和端茶的动作?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徐孟宇解释,其中的关键在于“软体灵巧手”,它是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仿海星腕足形态的设计,并结合人手抓取的动作特点开发而成的。

能自主作业的“巡检精灵”

在现场,一只燃气巡检机器狗外形独特,其背部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和摄像头。配备的两组摄像头,一组俯视地面,另一组注视前方。在巡检过程中,它还不时向地面投射出一道绿色的光线。

北控集团所属北京燃气集团高级研发员张慎颜告诉记者:“这款机器狗名为‘巡检精灵’,是专门为社区燃气巡检场景量身打造的集成创新产品。它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高效执行安全巡检任务。”

张慎颜介绍,“巡检精灵”支持预设路线的自主作业。工作人员只需提前设定好巡检点位,它便能自动完成多项任务,包括燃气管道沿线的泄漏检测、管道保护范围内的第三方施工识别、闸井泄漏检测、闸井井盖完整性的检查,以及引入口检测等,全面保障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心理评测系统会“读心术”

记者一边与工作人员交流,一边注视摄像头,大约两分钟后,系统便生成一份详细的心理健康评测报告。这款分析系统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焦虑、抑郁、压力状态的?即使讲话也不会干扰最终结果吗?

对此,来自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孙亚鑫介绍,这款“身心健康状态分析系统”通过网络或数字摄像机获取视频影像信息,分析头颈部肌肉的细微振动状态,基于AI机器学习技术,结合量表测评结论进行特征分析,实现心理状态量化判别。

据介绍,该系统目前已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正式上线。现实中,许多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经过常规检查后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些消化道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该系统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问诊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方案。”孙亚鑫说。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