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选对安全酱油

□ 科普时报实习记者 王文洁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4-04 09:18

3月27日,相关部门发布新国标,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几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检测出镉、总砷。所谓的“零添加”是不是噱头?如何挑选安全的酱油?

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清萍说,从生产工艺来讲,采用高盐、长发酵周期生产的酿造酱油,无须再添加其他物质。但现代工业生产的酱油,大多离不开添加剂,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一些商家为迎合消费者心理宣传的“零添加”,往往是指没有添加防腐剂、甜味剂等。相反,“零添加”酱油未必更安全。挑选安全酱油切记四看。

看发酵方式。高盐稀态发酵,用料多为大豆(或脱脂大豆)和小麦,发酵周期3-6个月;低盐固态发酵,用料多为豆粕和麸皮,发酵周期15-45天。对酱油品质要求高的,可选择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看氨基酸态氮含量。酱油鲜味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分解产物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态氮是衡量酱油鲜度最直观的指标,数值越大,代表酱油越鲜。根据国标,酱油分为三级至特级,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0.80克/100毫升,三级则≥0.40克/100毫升。

看配料表。酱油的发酵原料主要有大豆、豆粕、小麦以及麸皮。保质的前提下可选择配料表较为简洁的酱油。

看含盐量。关注标签“钠含量”单位,统一换算后比较,在特级酱油中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钠含量乘以2.54速算盐含量,以便使用时控盐。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