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前后,正是北方冬小麦开花的时节。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生长过程处处充满惊喜,而其中最神秘的莫过于它的花期了。
与常见的花卉不同,小麦的开花堪称“闪电式”——一朵小麦花从绽放到闭合,最短只需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两小时。这种转瞬即逝的绽放,尽管比“昙花一现”还要短暂,但却完美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精妙设计。
小麦的开花时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品种的小麦开花时间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它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小麦开花也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0℃时,小麦开花最为集中。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湿度,也有利于小麦开花,而土壤水分不足则可能导致开花时间缩短。另外,小麦自身的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也会影响其开花时间。
就在这短暂的绽放中,小麦完成了关键的繁殖使命。作为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它的异交率仅1%-4%。当黄色花药随风颤动时,其授粉已经基本完成。更神奇的是“花粉爆裂”现象——花药会发出轻微爆裂声将花粉弹出,既保证授粉效率,又减少浪费。
尽管小麦和昙花都是通过开花来完成繁殖,但它们的开花时间和方式明显不同。昙花多在夜间开花,且每次开花可持续3-5小时,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而小麦则选择在白天,尤其是上午,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开花过程。昙花的开花是为了吸引夜间的传粉者,如飞蛾等,而小麦则是依靠微风进行自花授粉,二者各具特色。恰恰是这种差异展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花期短暂的小麦,“开”出的这一生命奇迹,既承载着繁衍重任,也彰显着生命的顽强。每一朵转瞬即逝的小麦花,都在为金秋的丰收谱写序曲。
(作者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